為什麼你總是過於害怕麻煩別人?- 虎嗅網#
#Omnivore
精華#
在這種環境下,盡量使自己的言行 “得體”,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說明你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是能夠理解這套社會規範、良好適應這個社會的。反之,你就有可能被這個社會所排斥和淘汰。
因此,我們很容易把 “符合社會規範” 放在 “我自己的想法” 之前,用 “我應當怎麼做” 來約束 “我想要做什麼”。 ⤴️ ^816d9876
高度社會化的人擔心做了不符合社會規範的事情而被淘汰,這是本質
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對別人的 “麻煩”,是否是 “得體” 的,是否屬於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 ^5f100aa3
明白自己當前處於什麼樣的場景下,該用什麼方式去溝通和表達才符合 “社會規範”。 ⤴️ ^54a118b1
讀空氣
在我們的社會規範裡,我麻煩你,就是欠了你一個人情,那麼後面我就必須還這個人情。可能是在某些方面給你對等的幫助,又或者是用其他方式回報你。 ⤴️ ^7c48bd76
這裡我的理解卻不同,人們需要欠人情,這樣才能夠給別人再找你辦事的機會,如果所有事情都一清二楚界限分明,那麼很多事情都沒有了後續的機會。這一點在不同人群之間的差別特別明顯,例如窮人更怕欠人情,每一次的利益交換都是等價的,所以很多關係就淡了,反觀富人之間的交往就是總是不那麼平衡,所以就有一次又一次利益交換和人情往來,關係也就更近了。
這就形成了一種 “契約”:我不希望你平白無故佔用我的時間,因此,我也不希望平白無故地佔用你的時間。 ⤴️ ^d993bcbf
這點說的很到位,因為我不希望你麻煩我,所以我不去麻煩你
它只是一種更安全的策略 ⤴️ ^3d28a8e4
的確,它是一種更穩妥,更安全的策略,但是絕不是一種好策略。好的策略是鏈接他人,而不是保持距離
為什麼你總是過於害怕麻煩別人?#
本文探討了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害怕麻煩別人的心態。作者認為這種心態與社會規範、個性以及對時間的契約有關。文章提出了三條信念來幫助克服這種心態。
・害怕麻煩別人的心態源於對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規範的擔憂
・幫助別人本身就能帶來正反饋,不必過度擔心佔用別人的時間
・保持透明和坦誠的溝通可以改善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支持
前幾天在群裡和讀者交流,有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總是很害怕麻煩別人?
他說:工作上需要跟同事對接時,總是特別擔心影響別人,非要等到實在拖不下去了才肯行動;
平時有事情向別人求助,也總是會有許多心理負擔,需要做好久的心理建設才肯開口;
甚至,哪怕只是跟別人打一個電話,也要一拖再拖,一直問自己 “是不是得找個適當的時機”……
我覺得這個話題十分有趣。因此,今天我想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很害怕麻煩別人,羞於對別人提出要求和幫助?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個很簡單呀,因為我們從小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教導:父母總教導我們沒事別麻煩別人,能自己解決的儘量自己解決。
但這並沒有解答問題,只是用另一個問題來替代了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習慣和文化環境呢?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會這樣教育我們呢?
同樣,可能有許多人會覺得: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害怕別人拒絕呢?因為我們害怕自己的請求被別人拒絕,所以連帶著不敢去提出請求。
但是,這同樣沒有那麼簡單。舉個例子:工作上跟別人對接,跟別人打一個電話,甚至只是傳達一個簡單的消息,這些事情顯然是不可能被拒絕的,但仍然有許多人擔憂,害怕麻煩別人。
再比如:不少人有這樣的感受:當服務員非常熱情、為自己提供 “過度” 的服務時,是會感到不適的 —— 我們可能寧可服務員不要有存在感,只在我們需要時才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顯然也不是擔心 “被拒絕”。
還有一種可能性:有人認為:當我們向別人求助時,潛台詞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 “弱勢” 的地位,我們內心不希望承認自己弱,所以我們不願意向別人求助。
這個說法,可能對一部分求助的場合是適用的 —— 但它顯然並不能等價於 “害怕麻煩別人”,顯而易見,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 “害怕麻煩別人” 的心態呢?這背後的機制究竟是什麼呢?
我想跟你深入地探討這個問題。
一
首先,我們不妨從文化的層面來入手思考。
一個社會,一旦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文化層級和圈子,都很容易產生一種現象:你在什麼位置,比 “你是誰” 本身更加重要。
打個比方。放在古代,一個家族裡面,你是誰的孩子、誰的兄弟姐妹、你跟其他人是什麼樣的親戚關係,這一點可能比 “你是誰” 本身更重要 —— 因為正是你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你跟其他人的親疏遠近關係,也決定了你能得到的資源。
原因很簡單:這樣一個社會是結構化的:整個社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構起來,它相當於已經挖好了各種各樣的 “坑”,再把每個人放進對應的坑裡。
尤其是當這個社會有一定的歷史時,這種現象就很容易沉澱下來,形成一套社會規範。
在這套社會規範下,每個人在什麼樣的場合、面對什麼樣的人,該說什麼樣的話,用什麼樣的姿態,說什麼樣的內容…… 都是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的。
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這個外在的社會規範的約束,是它指導著我們跟別人交際、溝通。
如果我們的言行符合這套社會規範,就可以稱為 “得體”;反之,就是 “不夠得體”。
這種現象在每一個社會裡面都存在,區別只在於程度不同:有的社會僅局限在某些較小的圈層裡;有的社會則更看重這一點,在更大的範圍內用它來指導每個人的言行。
在這種環境下,盡量使自己的言行 “得體”,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說明你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是能夠理解這套社會規範、良好適應這個社會的。反之,你就有可能被這個社會所排斥和淘汰。
因此,我們很容易把 “符合社會規範” 放在 “我自己的想法” 之前,用 “我應當怎麼做” 來約束 “我想要做什麼”。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會害怕麻煩別人?一個很核心的原因在於: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對別人的 “麻煩”,是否是 “得體” 的,是否屬於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二
這個觀點可以解釋很多現象。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總是教導我們:有問題儘量自己解決,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原因很簡單:自己解決總是風險更低的選擇。
而一旦涉及到 “跟別人合作”“向別人求助”,風險就升高了 —— 你需要考慮你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社會規範,是否在得體的範圍內。這就很容易暴露我們的短板和弱點。
同樣,我們的文化裡面崇尚 “情商” 這個東西。此處的情商並不是心理學所講的情商。後者的準確稱呼是 “情緒智力”,是一種對情緒的覺察和管理能力。而前者呢,更接近於一種 “察言觀色”“理解場景” 的能力:也就是明白自己當前處於什麼樣的場景下,該用什麼方式去溝通和表達才符合 “社會規範”。
顯而易見,這種能力在我們的社會裡面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意味著你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是一個能夠良好地適應這個社會、在社會中發展的人。
還有一個很好玩的東西:前段時間脫口秀很火,我看到不少人在科普 “脫口秀是一種冒犯的藝術”。這個我是外行。但我想,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麼它可能會非常水土不服 ——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語境裡,“冒犯” 是一件非常不得體的事情,跟我們的社會規範是完全相悖的。
當然,這無關優劣,也沒有誰對誰錯 —— 文化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只有多元和不同。只不過,當一種文化進入其他環境,就必須入鄉隨俗,去適應當地文化的本土性,這樣才有可能真正融入進來。
最後,另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 “人情”。
在我們的社會規範裡,我麻煩你,就是欠了你一個人情,那麼後面我就必須還這個人情。可能是在某些方面給你對等的幫助,又或者是用其他方式回報你。
對於高度社會化的人,這種人情往來是一種如魚得水的事情,它可以變成一個正向循環。在這個過程之中,雙方不斷加深關係,進行資源交換,獲取更多的收益,達到雙贏。
但一個會擔心 “我這樣做是不是得體” 的人,顯然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對他來說,這只會導向一個惡性循環:我麻煩你,欠了一個人情,後面就需要跟你有更多的來往和交流。那麼,每一次來往和交流,我是不是都不得不去思考 “我該怎樣做才是得體的”?
他原本只需要承擔一次的壓力,但在這種社會規範之下,相當於要隱性地承擔高出數倍的壓力。
這可能是阻礙他去邁出這一步的重要原因。
三
那麼,如果一個人在社會表現中,說了一些不得體的話、做了一些不得體的事,會怎麼樣呢?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會被周圍的人調低對他的社會評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評價,這種社會評價由所有認識他的人對他的看法所組成 —— 可以大致理解為他的 “聲譽” 和 “品牌”。我們做了符合社會規範和社會期待的事情,我們的社會評價就會提升,反之,就會降低。
而社會評價,又跟一個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獲得資源的能力、獲得支持和幫助的能力等密切相關。調低社會評價,就意味著降低一個人的綜合競爭能力。
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去 “麻煩” 別人時,我們害怕的是什麼?
是別人當面的拒絕嗎?不是的。如果別人拒絕了,我們可能還會好受點,因為這可以直接增加我們的 “經驗值”,讓我們知道這樣做可能是不合適的,或者是不太得體的。
更可怕的是什麼呢?是別人當面並沒有拒絕你,甚至表現得非常積極,但在心底並不樂意,默默調低對你的評價,或者在私下吐槽你……
從而,導致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我們的社會評價變低了,但我們還茫然不知是什麼原因,也沒有辦法吸取教訓。
這才是 “害怕麻煩別人” 的真實心態。
四
前面講了宏觀的社會文化因素,但不僅僅只有這一點,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每個人對時間的 “契約”。
什麼意思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沒有人喜歡等人,因為等待的過程很無聊。但有人喜歡被別人等嗎?也沒有。如果我們因故遲到了,我們通常會很內疚,對不對?
原因很簡單:人是有共情能力的。我們認為,等待別人,是別人佔用了我們的時間;那麼反過來,別人等我們,也就是我們佔用了別人的時間。
這種佔用就是一種浪費。他原本可以用這些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但由於被我們佔用了,這部分時間就白白浪費了。
具體來說,每個人都會有這麼一種認知:我的時間是屬於我的,是我最稀缺也最重要的資源,我不允許別人無故佔用它。因為你佔用了我的時間,就意味著我能夠使用的時間減少了,那麼,你是否值得我付出這樣的代價?它能為我帶來什麼?
這就形成了一種 “契約”:我不希望你平白無故佔用我的時間,因此,我也不希望平白無故地佔用你的時間。
它會成為一種共識,成為每個人默認別人知道、認同並接受的社會規則。我們用它來規範自己,也用來規範別人。
很多人可能有這麼一種感受:去購物的時候,如果服務員緊跟在身邊,態度非常熱情、周到,其實我們可能是會感到不適的。
為什麼?是因為這樣做 “不得體” 嗎?不是的。這種不適可能由好幾種心態雜糅而成。
第一種心態,是不想受到過多的目光注視和關注。許多人在這種關注之下會顯得非常不自然。
第二種心態是什麼呢?是 “我是不是佔用了你的時間” 所帶來的一種 “不安感”:我對你時間的佔用也許並不能為你帶來價值,我並不希望佔用它,你可以去做別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願意 “麻煩” 別人,原因可能也正是如此:
我不知道佔用你的時間是否是合適的,能不能為你帶來回報,會不會打破這種對時間的社會契約。
五
這一點,對三種人來講,尤為明顯。
哪三種人呢?第一種,是高度守序的人。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會傾向於高度遵守規則,會希望一切井然有序,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正當的。
可想而知,對他來說,平白無故佔用別人時間、打破 “社會契約”,是一件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的事情。
第二種,是高度敏感的人。
高度敏感的人往往會有兩個特徵:一是對負面情緒有更強的反應,二是會有更強的共情能力。這兩者結合,恰恰能夠產生一個反應:
正因為他們對 “別人無故佔用了我的時間” 有更強烈的不滿,這種不滿經過共情能力的投射和放大,就會導致對 “無故佔用別人的時間” 產生更強烈的恐懼 —— 從而,導致他們在 “麻煩別人” 之前,會先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
最後一種,是自尊較低的人。
自尊較低的人,會有一種明顯的 “不配感”。他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會下意識地問自己:我有資格這樣做嗎?我會不會不配得到它?
可想而知,對他們而言,“佔用別人的時間” 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暫且不用考慮回報,單單只是佔用時間這件事,就已經會讓他們喘不過氣了。
六
那麼,經過上面的分析,你應該能理解:“害怕麻煩別人” 是一個結果,它背後的機制,跟整個社會規範和我們的社會化,以及我們自己的性格本身,都有極其密切的關聯。
一個內向和社交能力較弱的人,可能會對社會規範有更高的恐懼和擔憂,也就會儘可能讓自己減少跟別人的互動和交換。
同樣,一個守序、敏感或低自尊的人,可能會對 “佔用別人時間” 這件事有更高的排斥,也就會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佔用。
因此,我想說的是:** 這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它不是一個毛病,也不是一種需要改正的東西。它只是一種更安全的策略,是一個人性格和經歷的綜合體現。
希望自己的言行得體、希望不要無故佔用別人時間,這些想法和顧慮都是合理的,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如果它的的確確給你帶來了一些不便和困擾,那麼,這三條簡單的信念,也許能對你有用。
1. 幫助別人是能夠帶來正反饋的。
如果你在擔憂 “佔用別人時間,無法為別人帶來回報”,那麼一個簡單的回答是:幫助別人本身,其實就能夠帶來正反饋。
原因很簡單:幫助別人是一種自我價值感的體現,它本身就能夠提高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加強自己與他人的聯繫。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帶來幸福感的有效方式。
換言之,只要你的求助是真誠、善意、合理的,別人其實是樂於幫助你的。
因此,不必對自己的求助抱著過度的內疚或擔憂,你要知道:求助和幫助,本身也是一種 “双贏”。
同樣,也希望你在理解這條信念之後,能夠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忙。這樣或許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2. 一個人的時間,本來就有一部分是用在外部的。
我們不希望被佔用時間,一個核心假設是:我的時間是全都屬於我的,不應該被別人佔用。
但實際上,人永遠活在社會之中,沒有人能夠切斷一切跟外界的聯繫。這意味著: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會有一些時刻,被來自外界的信息和事件 “插入”。可能是朋友的請託,可能是家人的干預,可能是領導的指示,可能是客戶的要求,甚至,可能是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等等。
因此,一個有效的應對方法,就是轉變自己的思維:
你生活在社會中,你所享受到的一切,都離不開來自外界的支持。因此,在你的生活裡,本來就應該撥出一部分的時間精力,去回應外界的信息。這本來就是你的義務。
不妨把這部分時間叫作 “對外時間”,那麼:
- 如果這部分對外時間剛好被佔滿,那很合理,本就應當如此;
- 如果這部分對外時間有盈餘,那就是 “我賺了”,不妨把它好好利用起來;
- 如果長期來看,這部分對外時間不夠用,那可能就需要考慮:我是不是花在 “自己” 身上的時間和資源太少了?是不是需要拒掉一些純粹的 “別人的事情”,留出更多的時間給自己?
如果每個人都能接受並認同這一點,把它作為一個新的假設和共識,替代掉 “我的所有時間都是屬於我的” 這條舊的假設,那麼,當我們去 “麻煩” 彼此時,也許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3. 保持更透明和坦誠的溝通。
一個理想的情況是:我們應當充分相信每個人的自主性,相信他是有能力權衡利弊、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如果一個人答應幫助你,那麼我們應該相信:他是經過仔細的思考和權衡之後,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也不會帶來太大困擾,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是最好的情況。
但實際生活中可能並不是如此,很多時候別人可能會有種種顧慮和思考,或者未經仔細考慮。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在彼此溝通時,儘量真誠、坦率,結果會好很多。
- 當我們求助時,坦率地講清楚這件事情的必要性,以及讓對方相信 “如果你未能幫忙,我也完全理解,不會怪你”;
- 當我們回覆時,充分地講明白自己答應和不能答應的理由,並講清楚自己願意在什麼程度上給予支持,表達自己的關懷和誠意;
- 在溝通過程中,儘可能避免猜疑、揣測,以及沒有必要的 “言外之意” 和 “繁文縟節”。
那麼,一切可能會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