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3-10-13-3 年、4 個庫目錄、100 萬字:也談我的 Obsidian 筆記工作流 - 少數派

3 年、4 個庫目錄、100 萬字:也談我的 Obsidian 筆記工作流 - 少數派#

#Omnivore

Highlights#

關鍵的是內容,而非工具。 ⤴️ ^3ce2c28f

image

3 年、4 個庫目錄、100 萬字:也談我的 Obsidian 筆記工作流

Matrix 首頁推薦

Matrix 是少數派的寫作社區,我們主張分享真實的產品體驗,有實用價值的經驗與思考。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最優質的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748227、102072、68286、66743。這是我在寫下這篇文章前,四個筆記庫的字符數統計。算上這篇文章,我在 Obsidian 中寫下的文字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字。從有道筆記、OneNote、VNote 到 Obsidian,每一次對工具的權衡利弊與重新選擇都是我對自己的筆記工作流,以及我的信息處理管線的重新審視與思考。

這篇文章不僅限於 Obsidian 這一個工具,也不會圍繞著幾乎是匠氣大於能力的雙鏈筆記法繼續陳詞濫調。關鍵的是內容,而非工具:探討如何高效的處理爆炸的信息輸入,實際上是對思維的一種優化。作為自己第一篇在少數派上同步發布的文章,我希望能和各位讀者分享我的這些體會,也希望能從互動中汲取更多經驗,在生產力體驗上共同精進。

信息 —— 輸入與輸出#

信息是什麼?

維基百科有言:「信息是反映(映射)事件的內容。」

信息的本質在於流動。靜止的信息不具有意義:事件需要發生、內容需要理解、知識需要應用。每一位信息工作者實際上都是一個輸入與輸出的中介,而其工作的基礎是一個緩存體系。如果載體是人腦,那麼緩存就是記憶;如果載體是紙張、電子設備,那麼緩存就是筆記和文件。信息只有在中介間不斷流動才能產生價值。

因此,一個高效的信息處理管線可以簡單的被歸納為如下的三個方面:

輸入:

  • 應當能夠有效容納幾乎任何信息類型;
  • 應當盡最大可能以最原始的信息形式暫存;
  • 應當有適當的存儲位置;

緩存:

  • 應當有成體系的緩存層級:從即棄類信息(比如每天的新聞簡報)、到需要短期存儲(比如一個短期項目的素材)、再到需要長期甚至永久存儲(比如知識與技能的佐證);
  • 應當能有效管理和蒸餾信息;
  • 應當易於與思考配合;

輸出:

  • 應當有便捷的輸出模式;
  • 應當能以多樣化的信息類型輸出內容;
  • 應當能持續穩定的輸出優質內容,而不至於複製粘貼,不加思考;

下文中,我將從筆記(著重於 Obsidian)和其他方面介紹我對這一體系的理解。

筆記#

Obsidian 可能比我電腦上任何非系統必須的進程打開的時間都要長。它一定是我每天開機自啟動的應用,也一定是我每天關機前最後一個關閉的應用。

image

筆記樹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筆記之外,Obsidian 還是:

我默認的筆記板(Notepad)應用#

這個稱呼是刻意選擇的。它被我定義為:任意一個能夠便捷的輸入文本並自然的對較長段文本進行編輯的應用。

筆記板應用相當的有用,它是大部分編輯的基礎,除了暫存和編輯一般的文本之外,還有命令行指令與代碼,尤其是在 Linux 這樣一個重度依賴文本進行命令行操作的環境下。

我瀏覽器書籤的存儲處#

長久的在瀏覽器本身同步之後,我發現大部分瀏覽器的文件夾式 / 樹狀書籤管理以及很多擴展所實現的書籤頁面都不是書籤的最佳展示方式。它們大多不能一次性展示多層歸類結構,對顯示空間的利用率相當的低,並且並不像簡單的剪貼板粘貼一樣適用於多樣化的分享。因此,我最終選擇了把所有書籤從瀏覽器中導出,並轉換為 Obsidian 中的無序層級列表。

image

瀏覽器書籤。一系列我推薦的個人博客。

我大部分輸出文檔和演示文稿的編寫之處#

除了 Markdown 和原生自帶的導出之外,其 LaTeX 編輯功能配合 Pandoc 也為我的學習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下文會提到這一點。

我日常工作所必備的模板庫#

Obsidian 作為一個恆定打開的軟件,存放了大量日常使用的文本段落和預編寫的代碼 / 腳本以便於我隨時複製粘貼使用。

我許多工作與愛好的儀表板#

使用一點 HTML 與 iframe,筆記頁面中就能展示許多有用的信息無論信息存儲在何處,信息工作者都是促使信息流動的關鍵,他們確保信息能夠在事件發生、內容理解和知識應用之間流通暢通,從而創造意義和價值。相較於 Notion 等的精心拼湊、高級 Query,一個製作簡單、使用暴力的儀表板反而會成為相當實用的利器。

為什麼選擇 Obsidian?#

在使用 Obsidian 之前的許多應用都只是我尚未形成信息處理流時的過度選擇,這裡暫且不表。但 Obsidian 前,我使用的最後一個應用,VNote,值得一提。

使用 VNote 時正是我信息管理意識的啟蒙時期。當時的我尚且對筆記方法論一無所知,Markdown 都寫不順手,試遍了當時幾乎所有小眾筆記軟件都未能感覺到記錄信息的酣暢淋漓。在這種情況下,我遇到了 VNote,其所使用的 Markdown,以及其對 Markdown 和筆記的闡釋。

至今,這些闡釋依然保留在 VNote 的文檔中:

Markdown 作為一種簡單的標記語言,與富文本不同,與生俱來就帶有編輯和閱讀之間的鴻溝。處理該鴻溝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 作為一個極端,一些編輯器只是將 Markdown 視為純文本。用戶可能會迷失在凌亂的黑色字符中,難於追蹤筆記的信息脈絡。
  2. 大多數 Markdown 編輯器使用兩個並排面板以同時編輯和預覽 Markdown 筆記。它使事情變得更加簡單,因為用戶可以在編輯文本的同時預覽到一個美觀的排版和佈局。但是,兩個面板可能佔據整個螢幕,並且用戶要不斷左右移動視線,這使得用戶極其容易分心。
  3. 另一個極端是,一些編輯器在用戶輸入後馬上轉換 Markdown 元素,使得在使用 Markdown 時就像使用一些快捷方式在 Word 裡編輯富文本文檔一樣。這可能與 Markdown 的設計目標相衝突。

由於大多數編輯器選擇第二種方式,因此很多用戶一提起 Markdown 就會想起實時預覽。這可能是一個對 Markdown 的誤解。定位為簡單的標記語言,Markdown 旨在幫助在編輯時方便跟蹤文本信息,並在轉換為 HTML 後進行閱讀時提供漂亮的排版。

image

四種不同的編輯器,四種不同的呈現方式。

由此便演化出了我對 Markdown 的理解:

Markdown 的語法設計目標實際上是允許不渲染的純文本也能被沒有預先了解的讀者腦補排版

由此理解,Typora 顯然並不達標:它只是一個用了 Markdown 語法作為快捷鍵的 「所見即所得」(WYSIWYG)編輯器,從某種意義上甚至比 Word 還差:編輯中隨時識別格式並消除格式化文本的舉措會形成巨大的佈局偏移,加重編輯時的眼動和操作壓力。另一方面來說,雖然 Markdown 熟練者能夠直接編輯純文本撰寫格式,但是能在編輯純文本時有恰當的排版格式指引視覺動線更有利於有效的反饋式寫作。

而當時,VNote 面臨 3.0 版本大跨越的門檻,許多我習慣的設計邏輯都將作出改變,而這時 Obsidian 的出現完美的滿足了我的要求。

對於許多文本編輯器,特別是代碼編輯器來說,它們選擇了相對保守的做法,在 Markdown 語法上添加高亮以做區分。而對於 VNote,以及 Obsidian 的「源碼模式」來說,它們所作出的許多更進一步的操作(例如原地渲染標題、粗體 / 斜體,載入圖片等)恰如其分的帶來了 Markdown 應有的編輯體驗。

也因此,Markdown 源文件也應當被當做一個部分排版的文件處理,需要考慮純文本瀏覽時的美觀性。例如:

  • 儘可能使用軟換行;
    雖然 Markdown 標準鼓勵硬換行或者行尾兩空格,少數派甚至有編輯文章專門談使用硬換行的問題,但是軟換行符合絕大多數人閱讀的習慣以及純文本處理管線的邏輯,對於文本多格式少的文件更加適當;
  • 儘可能使用原生語法;
    這個特例特別指 Obsidian。例如圖片插入等語法雖然 Obsidian 有自己的語法替代,但是我還是推薦儘可能使用 Markdown 的原生語法。這可以改進文件的可遷移性,也符合 Obsidian 自身「離線存儲,永不倒閉」的賣點。

同時,也不要忘了 Markdown 格式的靈活性。數學語法,流程圖甚至行內 HTML 等等使用方法,如果恰當也不要因為什麼「Markdown 原教旨主義者」的言論而忌諱使用。不要忘記,關鍵的是內容,而非工具。

如何正確使用 Obsidian?#

Obsidian,與 Roam Research、Logseq 等等「生產力界的 EDC 文玩」都常常被與一種特定的筆記方法論綁定,例如原子筆記、例如 Zettelkasten、例如雙鏈。但在我的筆記庫中,含有鏈接的文件不過寥寥,小於千字的文件也是絕對少數。為什麼我對這些方法論完全不感冒?

基於雙鏈的原子筆記、卡片筆記最終會散落成一地無所適從、無從找起的卡片。雙鏈,無論任何形式,鏈接的本身是不帶屬性的。為了理解一個鏈接所連起的信息原子的關係,兩端的內容都需要互相引用,這本身就是記錄上的浪費。同時,雙鏈無法表示任何多次轉移的邏輯關係,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條被拆分成一個個需要逐步查看邏輯關係,甚至根本沒有記錄邏輯關係的論點,每次重新利用時都需要從頭建立理解,對於構建所謂的「知識網絡」沒有任何幫助。更進一步的,雙鏈需要時時維護,而維護的過程會無數次陷入「這一點內容是填入這張卡片還是那張卡片」的決定,累積起來的精神壓力會使得筆記維護越來越稱為一個精神負擔,最終被放棄。

雙鏈筆記宣揚一種「貼近人腦的思維模式」的概念,然而這完全是一個伪命題。資深 Obsidian 使用者 Eleanor Konik 在名為「Obsidian 是我的思考環境,不是我的第二大腦」的文章中有這樣五個小標題,總結的尤為恰當:

Obsidian doesn't do my thinking for me.
Our brains do more than record, reshuffle and regurgitate information.
If a computer isn't a second brain, nothing is.
None of my thinking is done by a tool.
My perfect auxiliary brain would not be a notetaking app.

Obsidian 不能代替我思考。
我們的大腦所做的比記錄、重組、再輸出信息多得多。
如果電腦不是第二大腦,那沒有什麼會是。
我的思考不是由工具所做的。
我最完美的輔助之腦不會是一個筆記軟件。

因此,我依然堅持一種近乎「傳統」的筆記模式:分門別類樹狀歸納信息體系,幾乎不使用雙鏈,以大篇幅記錄一個足夠獨立的信息集合體,如一篇 Wiki 一樣。日積月累,我的筆記幾乎發展成了一本覆蓋面廣泛的書籍,而書籍(特別是教科書)的優點正是信息清晰翔實、觀點一致明了、便於理解記憶。

image

多樣的筆記形式。請不要在意內容。

同時,不要忘記,人腦也是緩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記錄筆記時,嘗試著藉由選擇歸類這一點重新審視整篇筆記,並在大腦中直接對筆記的標題、大致內容和儲存位置有所記憶。讓大腦中的記憶成為筆記的第一索引,然後是模糊搜索,最後才是逐個文件夾翻找。不要把這部分大腦理解信息所必備的記憶偷懶的交給雙鏈體系。之後,定期維護筆記庫,嘗試著一次又一次重寫筆記,精簡概念,蒸餾信息,提升筆記的思維質量同時強化記憶。靈感不能通過在雙鏈體系中四處亂逛而產生,思想必須內化於記憶中才能產生創造力。

同樣的,再次強調,關鍵的是內容,而非工具, 因此,一些花里胡哨的筆記製作方法,例如過度精細的可視化、在格式上糾結無盡但內容不存思考只有複製粘貼的思維導圖、精心維護卻不填內容的 Notion 頁面等等,本質上來講並不是提高生產力,最多只能算一種角度奇異的愛好。因此,我幾乎不使用任何增強「編輯」這件事本身之外的插件,也極少折騰主題的自定義選項。

文件#

不過,在電子設備上所接受的信息,除了文本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類型,都多以文件的形式存在,或者能被轉化為文件。「輸入 —— 緩存 —— 輸出」的模型套用在這裡,我稱其為「Inbox - Queue - Outbox」。

Inbox#

這是信息輸入的第一道防線:粗篩選。
無論這些文件來源為何,需要如何處理,首先全部收入 Inbox 文件夾,避免信息丟失。之後,依据信息的類型進行分類處理:

  • 如果是立刻就可以完成處理、或者沒有必要進行任何處理的內容,例如需要轉發分享的文件,那麼就可以直接從 Inbox 中送往需要發送的地方;
  • 如果是需要短期內合併保存的內容,例如為一個項目收集的素材,那麼就在 Queue 中新建一個相關的子分類存放其中;
  • 如果是需要長期保存的內容,例如書籍、文檔、音樂、視頻等,那麼就從 Inbox 中送往對應的保存處;

存在一個 Inbox 文件夾的好處有很多,例如:

  • 在收集信息時不需要被任何「這份信息我需要保留嗎?丟失了會造成之後的生產力損失嗎?」這樣的問題所困擾,一份信息的重要性和去留問題可以留到之後循序漸進的解決;
  • Inbox 內容的大小直觀反應信息的接收量,有效利用這個計量可以顯著的控制數字焦慮;
  • 今日事今日畢,清空 Inbox 能夠穩定的實現一個「工作完成」的正向心理反饋,所產生的直觀的成就感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同樣地,對於郵件等,清空 Inbox 也是一個相當好的習慣。

Queue#

需要短期緩存的內容進入 Queue 文件夾,分門別類(通常是時間上相關的內容),其相關聯的事項就等同與排上了日程。Queue 中的信息要麼進入筆記或者其他長期存儲,要麼隨著事項的完成而被移除。正如其名所述,Queue 文件夾的管理最好遵循先進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規則,對信息也設置適當的截止期。這樣的信息管理方式也能反哺日程管理,減少拖延症發作。

Outbox#

信息蒸餾、內化與重組的結果就是產出。內容的產出要兼顧思維質量和易讀性、美觀性,才能與接受者產生共鳴。這才是糾結美輪美奐的呈現效果的時候。

雖然 Obsidian 自帶的導出相當完善,也能最大程度的還原 Obsidian 中顯示的效果,但是對於高級排版有要求的文檔,我依然選擇使用 Pandoc 進行導出。

結語#

本篇文章沒有試圖去介紹我具體如何使用 Obsidian 的技巧,而是儘可能的偏重於我對筆記方法論的感悟與個人體會。文章的邏輯可能有些沉重,希望看到最後的你能有所共鳴。
感謝閱讀。

題圖 Photo by Pedro Araújo on Unsplash.

> 下載 少數派 2.0 客戶端、關注 少數派公眾號,解鎖全新閱讀體驗 📰

> 實用、好用的 正版軟件,少數派為你呈現 🚀

EL_File4138

Lands ravaged, cities in ruins, so many lives sacrificed, and yet there was no other word for it but victory.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