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3-10-25-我們正進入一個低容錯時代-虎嗅網

我們正進入一個低容錯時代 - 虎嗅網#

#Omnivore

精華內容#

只有極端才有流量。 ⤴️ ^9cfa72ac

這是全民追求流量和關注造成的現象

我們正進入一個低容錯時代#

最近總有一個感覺:

這些年,我們好像慢慢進入了一個低容錯率的時代。

從染髮可能會被網暴,到穿得好看點會被造謠,從一次很主觀的評論會引發無盡爭吵,到一次正常的發言會被曲解、被舉報。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而且這種低容錯,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對大人物的。

只要你不符合我的期望,我就幹你。

這些年,無論是網紅大 V,還是公司高管,大家發表言論都喜歡 “疊甲”,發表一句聲明都要發表一篇聲明。

image

之前我寫過一個《如何安全地祝你新年快樂》的段子,吐槽過這個現象。

名人的發言和表態是一件極容易出錯的事。

比如科普刑法的羅翔老師,因為某些觀點與網民相左,結果只是隨便分享一下自己看的書,就被牽強附會成影射他人,最後清空微博退網。

千里尋親的孤兒劉學州,只是想要一點安全感,就被人曲解說是向親生父母索要房子,讓部分 “熱心網友” 覺得受到了背叛,調轉槍頭網暴他,最後自殺以證清白。

有人看余華的書,批判《許三觀賣血記》三觀不正,是故意醜化中國人。

有人斷章取義,截取莫言曾經的一些只言片語,判定莫言就應該禁言。

這幾年,大家對公眾人物越來越苛刻,不僅期待他們是 “神人”,期待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準確無誤,更期待他們都是 “聖人”,在道德上毫無瑕疵,在信息上全知全能。

而一旦他們沒有神,沒有聖,一旦他們不符合某些人的期望,就特別容易被批評。

於是,公開場合失言了,這個人就屁股不正了;發表意見不注意場合,這個人就塌房了;多年前的言論被人挖墳了,這個人就得雪藏了;年少時丟了一個芝麻,多年後就被炒作成一個大瓜。

互聯網這個放大器,正在不停地篩選這樣的信息,向我們強調這一點。

這些年,我眼睜睜地看著冒犯的方式,從那英的 “刀郎的音樂不具備審美”,到潘長江的 “沒聽過蔡徐坤”,再到問上一句 “你有什麼代表作”。

我也眼睜睜地看著批評的方式,從寫段子去吐槽,到全民的網暴,再到不斷地挖墳舉報。

其次是對 “小人物” 的。

只要你不符合我的期望,我也幹你。

在這個公眾人物越來越謹言慎行的時代,低容錯率所要求的對象,正在逐漸轉向突然走到聚光燈下的普通人。

要知道普通人突然成為新聞頭條,要麼是足夠幸運,要麼是足夠倒霉,對於這兩種人,許多人是有心理優勢的。所以看到新聞的時候,他們會很自然地產生居高臨下的俯視感。

武漢跳樓媽媽,你憑什麼不像別的失獨母親一樣披頭散發,反而要穿著精緻?讓我教訓教訓你。

杭州考研少女,你憑什麼不像別的考研學生一樣素面朝天,反而要染髮臭美?讓我教訓教訓你。

上海公交少女,你憑什麼不像別的假期學生一樣上補習班,反而要玩 cosplay?讓我教訓教訓你。

最離譜的還屬江歌媽媽,你失去女兒了啊,你應該失去理智、以淚洗面、頹廢潦倒,憑什麼高強度上網戰鬥還賣貨,讓我來教訓教訓你。

如果說對大人物是要求他們 “神”“聖”,那對小人物的要求就是做一個 “人”,一個必須符合我口味的 “人”。

一旦有普通人,不符合他們腦子裡對 “人” 的刻板印象,他就要站出來,以 “看不慣”“不合傳統” 為名對你進行教育。

前面這些只是我們能看到的,其實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都不缺少這種教訓。

你發條微博晒美食,說人生應該享受,有人罵你沒良心,山溝的孩子還在挨餓。

你心疼貓貓狗狗,說人要有愛心,有人便說你假惺惺,你對爹媽都沒這麼孝順。

人人似乎都在等著問候你爹媽,然後扒出你爹媽,等著別人出錯,然後幸災樂禍。

所以,現在我們都變得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如履薄冰,都變得低表達慾。

因為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我們腦海裡都會有兩個彈窗,一個叫 “你確定嗎”,另一個叫 “你確定確定嗎”。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社會就變得這麼低容錯了?

怪庸眾嗎?怪暴民嗎?

但我似乎很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麼烏泱的暴戾。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有一張和藹可親的臉,對親人、對朋友,甚至對陌生人都充滿了善意。

直到最近看到一個說法:只有極端才有流量。

這是一個流量的時代,是一個人人追求流量的時代。一個觀點越絕對,越簡單,就越容易被接受、被吹捧。

說一個事一個人,想要獲得流量引起別人注意,要麼反轉化:你看他白,其實他也有黑。你看他正,其實他也有歪。要麼絕對化: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

緊接著,在巨大的流量中,在人性的支配下,人們為反轉狂歡,為絕對亢奮。

人們期待陰暗,期待污點,期待倒下,期待坍塌。

於是一幫人專門尋找陰暗,尋找污點,製造倒下,製造坍塌。

所以,如今網上沒有客觀,沒有寬容,沒有平衡,只有兩種聲音,一種叫絕對牛逼,一種叫絕對傻逼,中和後就只剩下一個字:逼。

它逼你不能出錯,逼你小心翼翼地講話。

我想,這可能就是互聯網之 “逼” 現狀。

我挺不喜歡這種 “逼” 的。

但我無可奈何。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