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3-11-01-隨便聊幾句國債-虎嗅網

隨便聊幾句國債 - 虎嗅網#

#Omnivore

隨便聊幾句國債#

本文講述了國債的歷史背景和作用,以及國債對國家發展的影響。從清廷時期的國債事件到現代國家的借貸模式,作者通過歷史案例和比較分析,闡述了國債對於國家資源調度和發展的重要性。

・國債是國家資源調度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國家籌集資金用於發展和應急。

・國債制度的效率取決於經濟增長和債務管理,借新還舊是關鍵。

・發行國債需要謹慎,過度借貸可能導致通脹和經濟崩潰,經濟發展是關鍵。

1875 年,清廷高層爆發了一次大討論,國家到底保不保新疆。

這在現在很多人眼裡,這是問題嗎?主權領土寸步不讓,新疆那麼大一塊地,保不保這事怎麼還討論上了?

不過年輕人還是沒受生活的毒打,對 “錢從哪來” 這個問題理解得不深,等到有太多想做的事因為沒錢飽受憋屈、最後也沒做成的時候,慢慢就明白了。國家也一樣,憋屈的時候經常大片地丟領土。

當時我國東部沿海正受日本威脅,西北正被沙俄滲透。按理說都得管,可清廷剛打完太平天國,最富庶的江南被夷為焦土,剛被屠城的南京瓦礫還沒收拾乾淨。清廷的問題不是保哪邊,而是先考慮去哪找錢。

最後左宗棠提議向西方銀行團借錢,再用這些錢購買美國的武器,當時美國剛打完南北戰爭,天量武器等著打折出售。

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清廷最終批了這個方案,左宗棠抬著棺材出玉門關,通過借的錢在新疆遏制了沙俄的擴張。

左宗棠的部隊是中國第一批 “美械” 部隊,美式線膛步槍和德國克虏伯大炮對新疆阿古柏形成了碾壓之勢,阿古柏的部隊主要是俄國裝備,基本上差了一代,左宗棠不到一年就平復了新疆。

這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次 “國債事件”。

不過這事還有個衍生結果不咋有人提,當時英國銀行答應給大清打錢,人家是需要抵押的,就好像你現在去貸房貸,得拿著銀行流水去。向銀行貸款得先證明你有還款能力。那左宗棠的流水是什麼呢?

對,大清的海關稅收。左宗棠借錢之後,大清的海關稅收直接到了英國人手裡,就跟咱們現在每月還房貸似的。

這下苦了李鴻章,他就沒法貸款擴充軍艦了,有點像你每月一萬收入,那就只能撐得住 90 萬左右的貸款,再想多貸銀行就不幹了。

大清的海關只能撐得住左宗棠的貸款,沒法再給李鴻章貸款了。北洋水師建成後 8 年再沒增加軍艦,主力艦 7 年沒修,因為軍艦維修費用也非常非常高。後來在甲午海戰中敗給了裝備了新式軍艦的日本人,東北差點被日俄給分了。

經過列強斡旋,沈陽保住了,不過一堆領土確實被俄國給佔了,後來進一步被蠶食了一大片。

我知道很多人又想說 “太后造園子挪用海軍軍費” 的事,這個比較複雜,後續大家有興趣我再給講講。這裡提一句話,現代海軍的開支一直大到離譜,太后園子那點錢影響不了啥。

而且國防是配套建設,大清甲午海戰真正被打慘的其實是陸戰,日本現代陸軍完虐清朝陸軍,攻陷了陸基炮台,用大清的岸炮把大清的海軍給揚了。然後陸軍威脅北京,逼著大清簽了條約。

現在回過頭來看,如果沒有那次國債,可能現在新疆就沒了。當然了,新疆的阿古柏實力遠遠沒法跟日本相比,就算那些貸款給了李鴻章,可能甲午戰爭結果也差不多。

後來北洋政府又借過一次,徐樹錚收復外蒙就是這次借款提供了經費,不過收復了也沒守住,因為此時沙俄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蘇聯,蘇聯為了確保遠東大動脈,也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無論如何也要把外蒙切下來,中國當時的實力是保不住外蒙的。

中國直到 19 世紀末才開始搞 “國債” 這種高階金融操作,而歐洲在 16 世紀左右就開始大規模這麼幹了。

1694 年英格蘭銀行成立的時候,國家向個人借錢這個操作就被制度化了下來。也就是說,世界上第一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國家借國債。

國家需要打仗或者賑災,可是稅收什麼的都已經安排下去了,實在是沒有餘錢,怎麼辦?

那就給英格蘭銀行一張借條,承諾五年後用稅收還本付息,銀行把錢給政府,具體他是怎麼弄到錢的,政府不用關心。

銀行會把這個政府給它的借條拆分成無數份,然後賣給想投資賺錢的人。手裡有餘錢的富豪、商人,甚至全世界各地的黑社會,都可以去英格蘭銀行買這個 “理財產品”。

一開始大家心裡有點打鼓,擔心英國政府不還錢,所以英國想借錢,利息非常高,有點像前些年某些 “高炮” 理財產品。後來大家發現政府從不違約,總是按時還錢,大家也就放心了,英國可以用極低的利率借到錢。

而且這些債券就跟印好的鈔票似的,長得都一樣,不管誰持有,五年後都可以到銀行連本帶息拿到錢。你也可以把這張債券打折賣給別人,國債債券有了二級市場。流通性好,大家更願意購買了,讓英國的融資能力上了一個新平台。

正是靠著這套領先其他國家一個時代的資源調度方案,英國先後打贏了大同盟戰爭,英法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和克里米亞戰爭。

這套玩法後來美國基本上原封不動拿去用了。

大家知道,國家之間的角力,很多時候就是資源的對耗,涉及到 “大棋” 或者 “奇謀” 的並不多,大部分時候是走一步算一步。

誰能低成本調得動大量的資源用於對耗,誰就更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當然了,如果你熱愛大旗黨的東西,會驚訝於他們每週給你搞個大活,覺得挺新奇,但是多讀幾本書,學會從後往前看,就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牛 B 如諸葛武侯,一輩子也沒啥奇謀,只有兢兢業業地處理瑣碎事務。

更進一步講,哪個政府可以低利率發行國債,誰就能更高概率取得最後的勝利。

很多人對利率還是沒深刻理解,比如英國和俄國都借了一千萬兩銀子,三十年還清,利率差一個點,俄國在三十年裡就得多還 150 萬兩。問題是經常遠遠不止差一個點。

這也就回答了大家經常納悶的那個問題,為啥歐洲一開始出現過 “國王殺債主” 的事,後來好像沒這種事了。

多簡單啊,殺了債主當前的這筆錢解決了,過一段時間又需要錢的時候怎麼辦?到時候沒人願意借就死定了。也就是說,一旦借錢成了習慣,殺債主就解決不了問題了。

可能大家有疑問,為啥就必須借錢,國家不借錢可以嗎?

就在英格蘭銀行成立前半個世紀,明朝就給大家演示了一遍沒有國債制度的國家怎麼操作:那就是使勁給老百姓加稅,最後把老百姓逼得賣兒賣女。

為了開源節流,大規模裁撤公務員。最後老百姓實在是窮得沒辦法,有個下崗公務員振臂一呼,大家跟著反了,於是開始了一個更加混亂和血腥的循環。當然了,這只是財政層面的分析,咱們就不聊 “小冰河期” 什麼的了。

國債制度更關鍵的是效率,左宗棠下定決心保衛新疆的時候,如果清廷不是直接向西方銀行團借錢,而是從老百姓的牙縫裡使勁往出榨取最後的幾錢銀子,然後再送到京城,再向西方購買武器。等武器橫跨大洋到達中國,可能不但新疆沒了,甘肅也沒了。而且那種為了收稅極致的榨取,說不定把剛壓下去的太平天國又給弄起來了。

也就是說,國家向大商人借錢來打仗或者做什麼事,可能是效率最高、老百姓痛感最弱的操作。

美國把這套國債秩序學了過去,奠定了後來的逆勢上揚。

就在大清 “海防和塞防之爭” 的一百年前,也就是大清乾隆五十二年,大洋彼岸發生了一件事。

趕走了英國人的美國各州發現自己混不下去了,打了八年仗,欠了一屁股債,等到要還錢了,發現太痛苦,沒法繼續了。各州代表齊聚費城勝利召開了美利堅第一次代表大會,準備商討下這事的解決方案。

當時老爺們普遍都做好了心理建設,準備一建國就做老賴。

後來在漢密爾頓的推動下,美國政府決定堅持還錢,會上又討論了若干歷史問題,最後被認為是一次團結勝利的會議,多年以後變成了美國小學生考試要劃重點的內容,也就是美國的立憲會議。

其實漢密爾頓打了一個更深的算盘,如果一建國就賴帳,今後一毛錢都別想借了。

如果不賴帳,不僅可以借新還舊,還可以借錢發展,到時候再慢慢還錢,大不了學習荷蘭人,搞永續債,只還利息。

這個國策對後來的美國影響極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支撐了美國在接下來的三場國運之戰。

第一場是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跟太平天國運動基本同步,兩場戰爭都沒啥謀略可言,就是雙方拿人命對耗。湘軍玩的是 “大蟒圍城”,由於軍餉不足,攻陷城池後動輒屠城。南北戰爭是北方用慘烈的傷亡比跟南方對耗,攻下一個南方城市就燒為平地,徹底斷掉南方的戰爭潛力。

南方沒有金融市場和國債制度,只好濫發紙幣,後來通貨膨脹率 1800%,終於撐不住崩了。

北方聯邦政府靠華爾街發行公債,讓老百姓和富人出錢打仗,也吸引海外富人購買國債,最終北方耗死了南方。如果沒有漢密爾頓當初的決策,美國可能在內戰之後徹底完蛋,變回了小農制的南方莊園。

第二場戰爭是 “二戰”,其實大家看《父輩的旗幟》,說的就是這事,當時讓戰爭英雄們像戲子一樣巡迴表演,號召大家出錢買公債,不然政府也沒錢造軍艦。

第三場戰爭是和蘇聯的對耗,美國老百姓當時也承擔著非常高的稅收,依舊不夠,依舊需要巨額國債開展軍備研發。不僅如此,民間資本還支持大量的冷戰技術 “軍轉民”,通過技術迭代回收投資,美國後來贏下冷戰,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主要是科技領先了一個身位。

而蘇聯沒這方面的能力,只能依賴石油,油價崩了後,手裡也就沒牌繼續跟美國耗了。

那國債這麼好,是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借錢來發展呢?

不太行。

比如阿根廷,一直都在借錢,借來又還不上,過幾年國家破產,違約後下一次借利率變得非常高,更還不上,繼續破產。

現在是習慣性破產,誰借給阿根廷錢,就等著被賴帳。其他幾個兄弟也差不多,巴西、土耳其、斯里蘭卡等等。可能你覺得阿根廷挺離譜,還有一堆爛國家貨幣連廢紙都不如,每隔幾年換一次。

這也說明一件事,借錢這事是 “發展” 的附屬品,如果你發展乏力,借錢可能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大概率會死得很慘。

其實對應到咱們個人身上也差不多,那些有錢人往往都是欠債大戶,主要也是他們賺錢厲害,現金流充足,也就不怕欠錢多。一邊賺一邊欠,一邊欠一邊還。

普通人現金流不足還經常借錢,大概率變老賴。

那內債呢?向自己的老百姓籌錢,總不受影響了吧?

一樣的。

如果經濟向前發展,每年都有增量。今天政府向老百姓發債,過一些年經濟發展得很好,經濟盤子做大,政府收的稅變多,欠的錢總能連本帶利還上。國家靠債務應急,老百姓可以投資國債賺點錢,享受發展紅利,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反過來講,如果經濟增長不太好,政府還大規模發債,過幾年怎麼辦?

到時候還不上只能是借新還舊,越借越多,到最後徹底還不上了。

這時候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印錢還債。印錢的本質就是洗劫本國那些最老實最勤奮攢錢的那些人,他們存在銀行裡的錢被稀釋了。

現在大家懂了吧,政府發國債這事本身並不會導致通脹,因為錢並沒有變多或者變少,只是轉移了。

真正的問題是,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都有種偷摸印錢稀釋債務的衝動。這也是為啥政府赤字高的時候,往往接下來就是通脹。

看美元就知道了,自從 1913 年美聯儲成立,美元已經喪失了 95% 的購買力。

當然了,這裡說美元只是給大家舉個例子。在全世界範圍內看,美元在百年裡損失 95% 看著離譜,其實算表現好得不得了的那種,大部分國家不是貶值的問題,是他們的貨幣挺不了這麼久。

其他經濟體往往二三十年就得損失這麼多。就在這幾年,有些極端的國家三四年內主權貨幣就貶值十倍左右。

這兩年美國瘋狂撒錢,好像美元的地位依舊很堅挺,其他國家的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了,說明全世界老百姓用腳投票去持有美元了。主要也是跟其他經濟體相比,它印的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多。

至於有人說美元利率高,所以大家願意持有,俄羅斯都 15% 的基準利率了,大家也不持有盧布對不對,可見利率並不是關鍵。

四、尾聲

本來想聊咱們最近發的那一萬億國債,後來發現沒啥可聊的,所以往深裡聊了下,讓這篇文章過很長時間還能看。

很多小夥伴說發債會不會導致通脹?

上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單純發債並不會,主要看接下來經濟情況,會不會借新還舊,債務增長有沒有遠快於稅收收入。

就好像你賺錢速度遠遠趕不上你借錢速度,如果你有印錢超能力,你會怎麼辦?

事實上自從有了法幣,溫和通脹這事就如影隨形,沒辦法的事,克制的政府少印點,離譜的政府就沒下限了,類似委內瑞拉那種。

大部分時候政府只是想應急,“苦一苦百姓”。有時候苦完了就挺過去了,有時候挺不過去,那就得一直苦,惡性通脹毀了經濟。等到大家意識到存錢就是被洗劫,都不存錢,都在拋本國貨幣,相當於老百姓自己做空自己國家的貨幣,從此以後沒法收拾了。

惡性通脹不一定需要發很多錢,發到一定程度,老百姓意識到了堅決不能讓手裡有任何貨幣的時候,這個貨幣就完了。當然了,咱們國家歷史上經歷過慘痛教訓,一直以來是比較克制的。

有小夥伴問,普通人有沒有對抗通脹的辦法?

通脹是一種稅,普通人對抗了通脹,那這部分稅向誰徵收?

真正抗通脹的東西也有,不過往往門檻高得離譜,或者你有什麼信息差,提前意識到了某些東西將來能升值,比如前些年的比特幣。普通人就別想了,我目睹過有些人很早就玩比特幣,玩了很多年,勤勤懇懇,最後玩了個寂寞,啥也沒撈到。

一般來講,溫和通脹是不會讓人破產的,害怕通脹卻經常讓人破產。

普通人最抗通脹的東西可能就是上班,主要也是沒別的東西傍身。窮人也不用怕,忘了誰說的,只要你足夠窮,通脹就洗劫不到你。確實需要擔心通縮,因為通縮往往伴隨著找不到工作。不過一般來講,法幣時代是很難通縮的,只有通脹。

所以說接下來的關鍵,就是經濟能不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維持增長,債務這東西看著可怕,不過只要經濟持續增長就沒啥事。一旦增長變緩,就會跳出來各種妖魔鬼怪,債務只是其中一個問題。所以說再怎麼強調經濟建設都不為過。

對於未來,我也說不準,我整體還是挺有信心的,不過大家還是要保持謹慎,不盲動不去折騰不懂的東西,提高自己的保命手藝,鍛鍊好身體,静待轉機。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 APP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