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美國的息,為什麼全球要跟著危機?- 虎嗅網#
#Omnivore
Highlights#
越南目前類似於 2004 年 - 2006 年美元加息周期的中國,貨幣政策的國內目標和外匯目標是一致的,加息反而於 “我” 有利。 ⤴️ ^33cdbe88
兩個規模相等,經濟周期不同步的經濟體,反而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穩定,這不但要求我們擁有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自信,還要求我們的經濟政策比美國更講國際責任。 ⤴️ ^bb9fda1f
這很有可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結局,跟美國兩套體系,經濟周期也不同步,然後其他的國家就是兩邊搖擺,那邊適合自己就往哪邊靠
美國加美國的息,為什麼全球要跟著危機?#
一、美 —— 利 —— 堅
每次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數暴漲,一堆原來經濟欣欣向榮的新興經濟體,轉眼就金融危機了,就連發達國家也是匯率大幅貶值,難以自保。
這時,就有一堆財經自媒體出來說,美元利用降息加息周期收割其他國家的發展成果,打擊新興經濟體,甚至抑制作為盟友的發達國家,四處拱火,以確保自己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
所謂 “美利堅”,就是美國的利率武器,堅如鐮刀。
事實果真如此嗎?是,也不是。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要搞清楚兩件事:
- 美聯儲加息降息的前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 為什麼美國加自己的息,全球都會受影響?
二、美聯儲為什麼要加息?
首先要解釋一下:美聯儲加息,加的是什麼息?
美聯儲加的息既不是存款利率,也不是貨款利率,而是 “聯邦基金利率”,是美國銀行之間相互拆借資金的利率,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銀行的利率,為什麼美聯儲能決定呢?
這就是文字表達的問題,美聯儲的 “聯邦基金利率” 更像是一個調節目標,就像我們每個月給自己定的一個工作計劃一樣。
有了這個目標,聯儲局的方法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去影響貨幣供應量,以驅動銀行間交易回到設定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
當美聯儲的目標是加息時,就會減少貨幣供應量,即 “收縮銀根”,比如拋出國債,美國市場的貨幣少了,金融機構間的拆借利率自然就會提高,就達到了美聯儲加息的目的。
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提高了,貸款和發債的利率自然也要跟著提高,企業就會減少新的投資,一些原來效率不高的企業就會破產,向市場釋放更多的勞動力,失業人員多了,就業崗位少了,薪資就會下降,破解 “工資 —— 物價” 的 “通脹螺旋”,從而達到抑制目前美國的高通脹問題。
當然,通脹形成原因的解釋很多,這裡只用了最經典的一種,但大部分原因都可以用加息來解決。
所以,美國加息,是以美國經濟的衰退和失業率提升為代價,解決美國國內的高通脹的問題;反之,降息也是為了刺激國內的經濟,並不是存心想要拿鐮刀收割全世界的韭菜。
但這只是主觀上無惡意,客觀上,美元的加息降息周期,確實加劇了全球經濟波動,是近幾十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尼克松時代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說的那句話: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三、美國的貨幣與全球的問題
國際貿易中使用的貨幣,要求有強大的信用保證、量大、穩定、能自由兌換,同時絕大部分國家都願意接受,幾個條件下來,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就是最適合的選擇了。
由於貨幣兌換有成本,如果沒有外界力量干預,國際貨幣天然有一家獨大的傾向,所以時間長了,美元就成為最通用的貨幣。
把某一個國家的貨幣作為國際貿易貨幣,就天然存在一個矛盾 —— 該國的貨幣政策與全球經濟狀況的矛盾。
國際貿易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國際貿易的規模有關,這個規模一直在穩定上升,就需要有更多的貨幣。為什麼金幣、銀幣長期以來都是國際貿易貨幣,到了 20 世紀卻退出舞台呢?正是因為國際貿易體量急劇膨脹,金銀的數量不夠。
理想狀態的美元,應該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而穩定增長,但美元不僅僅是國際貨幣,它首先是美國政府對美國人和企業的債務,是美國國內貨幣政策的工具。
2020 年初,美國遭遇疫情,應對是大幅降息,向市場投入美元,而且還通過財政撥款,直接把真金白銀的美元發到民眾和企業手中。
美國國內的美元和國際貿易中的美元,是同一個美元,自然要流到海外。
由於國際貿易規模穩定,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美元,而美元的利率又極低,就產生了對外投資或資本套利,買成其他國家的貨幣,這麼一來,其他國家貨幣供應量又不夠了,不得不也跟著超發貨幣。
到了今年,美國出現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大通脹和極高的就業率,美聯儲又開始肆無忌憚地大幅加息,通過利息差收回美元的流動性。
於是,全球之前兌換成其他貨幣的資本,紛紛兌換成美元,這樣,本幣過剩,引發通脹的苗頭,其他國家央行不得不跟著美國加息收回流動性,否則就會造成本國的大通脹或者匯率大幅貶值。
就像放療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害更多的正常細胞,美國通過加息解決國內問題的同時,卻給國際留下了一個大麻煩 —— 這就是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的含義。
如果不接受美元,就無法正常開展國際貿易,但如果接受了美元,就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權,跟著美國加息降息,一旦本國的經濟狀況跟美國相反,就有可能造成經濟危機。
所以就有了 “貨幣自由兌換、固定匯率、獨立貨幣政策” 的不可能三角形,即這三項中,你必須放棄其中一項。
四、強勢美元周期中的 “不可能三角形”
2022 年以來美國加息周期,各國政府在強勢美元、資本外流的背景下,從 “不可能三角形” 出發,根據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紛紛展開自救:
港幣的聯繫匯率制度是固定匯率,是美元的影子貨幣,動不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又必須貨幣完全自由兌換,所以香港就完全喪失了獨立貨幣政策。
雖然香港經濟面臨衰退,樓市暴跌,但也要跟著加息,讓經濟進一步衰退,讓股市下跌,否則就會加劇資本外流,一旦外匯儲備耗盡,聯繫匯率不保。
韓國作為出口導向型大經濟體,需要一定程度的貨幣穩定,但又不願意完全放棄獨立貨幣政策,只能在兩者之間不斷權衡利弊,加一部分息,同時又要讓貨幣貶值控制在一定程度。
但最終能不能達到效果,還要取決於韓國國內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給央行的貨幣政策留下了多少操作空間,外匯儲備又給匯率留下多少操作空間。如果強勢美元維持時間過長,變成低增長高通脹,就會像 1998 年的金融風暴中一樣,國內銀行破產,外匯儲備耗盡,神仙也沒得救。
日本雖然也是出口導向型大經濟體,但情況又不同,政府不願意放棄長期負利率的政策,只能放任貨幣貶值。
但日元貶值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跌到了 1998 年的水平,也要進行 24 年來首次干預匯市,買日元賣美元。需要注意的是,以日本的經濟規模,一旦日元崩潰,恐怕要殃及全球,美國也無法 “是你們的問題”。
土耳其里拉可以自由兌換,央行又堅持獨立自主的貨幣,選擇了逆向降息的 “騷操作”,結果就是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通脹率達到驚人的 80%。
這是非常殘酷的,中產階段的群體可以把里拉資產換成美元資產,用房產增值對沖生活成本上升,但無資產的低收入群體在這一輪通脹中則淪為犧牲品。
相反,那些國內經濟狀況與美元同步的國家,在這一輪美國加息中,壓力就小多了:
印度由於經濟增速強勁,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大,跟著美元一路加息也不怕,盧比整體上保持穩定,未來如果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印度就成了避風港,所以,印度政府也不失時機的想提高在國際貿易中印度盧比的地位。
在不可能三角形中,很少有發達經濟體選擇放棄 “貨幣自由兌換” 的選項,一是代價太大,會引發資本崩潰式出逃,二是政府沒有這個控制能力 —— 除了中國。
我國堅持 “以我為主” 的獨立貨幣政策,美國加息,我們降息;又要讓人民幣匯率儘可能穩定,以穩定外資信心;這就勢必要更嚴格的外匯管制,副作用是延緩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屬於把眼前的問題往後推。
跟我國類似的是越南,越南盾有外匯管制,在資本項下不可自由兌換,加上越南經濟高增速,又沒有印度盧比的國際貨幣野心,“不可能三角形” 的操作空間更大,直到本週才開始第一次加息,而且越南這兩年房價暴漲,加息也可以解決國內的問題,一舉兩得。
== 越南目前類似於 2004 年 - 2006 年美元加息周期的中國,貨幣政策的國內目標和外匯目標是一致的,加息反而於 “我” 有利。==
所以說,“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如果你們自己有問題,美元就成了你們的問題。
五、如何打倒美元霸權?
總結一下:
美元是全球的基礎貨幣,但美國的貨幣政策卻只針對國內經濟,完全不講國際主義道義。結果就是,美國瘦了,就要全世界跟著一起吃垃圾食品;美國胖了,就要讓全世界一起吃減肥藥。
這就叫 “死道友,不死貧道”。
每次到了這種時候,總有人出來大聲呐喊:美元霸權一日不除,世界難得安寧。
但事情又沒那麼簡單。美國的貨幣政策要批評,但不應該變成陰謀論,陰謀論者喜歡把結果當原因,反而誇大了美國的實力,他們遠遠沒有到可以玩弄全球經濟於股掌之間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全球都要反思,為什麼美國在決定貨幣政策時,較少考慮全球的反應呢?正是因為全球都沒有其他選擇 —— 日元、歐元比美元更爛。
所以,想要打倒美元霸權,讓全球擺脫不講道義的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唯一的方法是讓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競爭。
== 兩個規模相等,經濟周期不同步的經濟體,反而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穩定,這不但要求我們擁有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自信,還要求我們的經濟政策比美國更講國際責任。==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