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鐘搞懂:什麼是最近特火的熊貓債?- 虎嗅網#
#Omnivore
一段時間以來,美聯儲不斷加息,造成中美利差不斷拉大,一些外資流出境內市場。
但事情往往就像硬幣的兩面。
由於中國的利率較低,這樣融資成本也較低,這就推動熊貓債券火起來了。
那我們今天就花一點點時間來簡單聊一聊,故事要從國際債券說起。
大家知道,人呢總有可能缺錢。
即使國家也不例外。
國際債券就是指一國政府、國家組織、金融機構或者工商企業為籌措資金在境外金融市場上發行的債券。
根據債券發行人、發行區域以及債券計價幣種的不同,國際債券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歐洲債券
歐洲債券是指境外發行人在境內市場,或者境內發行人在境外市場發行的以第三國貨幣計價的債券。
我們把時鐘撥到上世紀 60 年代,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仍被廣泛使用。
當時一些歐洲國家會在美國發行債券。
這樣,美國居民就通過購買別國在美國發行的債券獲得了利息。
但美國政府一看,小樣還在我的地盤上發債券,就有點不樂意了。
於是在 1963 年,美國政府決定對於這類利息徵收 “利息平衡稅”。
1965 年,美國進一步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限制對國外借款人的貸款數額。
這使得這些外國借款人很難在美國發行美元債券或獲得美元貸款。但同時,在歐洲大陸上又有其他許多國家有大量盈餘美元閒置,沒處用。
於是,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在歐洲的另一些國家發行美元計價的債券。
這就是歐洲債券的由來,這種感覺有點像:
不是哦,到了上世紀 70 年代,由於美元匯率波動較大,歐洲債券逐步增加了以瑞士法郎、日元、德國馬克等貨幣作為計價貨幣。
所以歐洲債券就相當於 A 國在 B 國發行的,以 C 國貨幣計價的債券。
二、離岸債券
離岸債券是指境內發行人在境外市場,或者境外發行人在境內市場發行的以發行人本國貨幣計價的債券。
這就像:
所以離岸債券就相當於 A 國在 B 國發行的,以 A 國貨幣計價的債券。
三、外國債券
外國債券指的是境內發行人在境外市場,或境外發行人在境內市場發行的以發行地貨幣計價的債券。
所以外國債券就相當於 A 國在 B 國發行的,以 B 國貨幣計價的債券。
按照慣例,外國債券習慣以發行地的特色或吉祥物來命名。
比如,境外機構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武士債券。
境外機構在英國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猛犬債券,這裡猛犬指原產英國的鬥牛犬。
按照這個邏輯,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的外國債券自然被稱為:
哦,不不不,
當然要用國寶命名喽,被稱為我們開頭說的熊貓債券。
所以,熊貓債券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外國債券,誕生於 2005 年。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今天就不展開了,想複習的同學可以看鏈接《熊貓債券》。
總之,我國逐步完善了境外機構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熊貓債券的制度安排,發債募集的資金可以留存境內,也可以匯往境外使用,各項舉措進一步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
在中國低融資成本的驅動下,會推動熊貓債券發展,人民幣逐漸成為融資貨幣。外國企業今年前 8 個月內在中國發行的熊貓債券同比增長了 58%。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吧。
老規矩,以下為彩蛋時間:
人這一生,多少不能失去,多少深情執念,多少人來人往,終究化作淚一行,笑斜陽。
人這一生,走著走著,當往昔的理所當然,在指尖流去,不留下腳印,方懂珍惜。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