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3-12-11-如何在信息噪音中,找到有價值的內容?-虎嗅網

如何在信息噪音中,找到有價值的內容?- 虎嗅網#

#Omnivore

Highlights#

信息越多,形成假設也就越多,從而導致會更糟糕的結論。 ⤴️ ^958d9c2f

最終,害怕錯過。 ⤴️ ^61f2d5cf

第一,信息和你的興趣、當前要解決的問題是否相關。第二,來源是否可信,是否存在隨意編造,這方面在數據上極為明顯;第三,得實用,不能一天天光打開認知,不能用;第四,能否把一個問題每部分講透。 ⤴️ ^4ceac2e4

相關,可信,實用,講清底層邏輯

如何在信息噪音中,找到有價值的內容?#

本文討論了在信息噪音中找到有價值內容的方法。作者指出,面對大量信息噪點時,很容易誤將其視為 “有用信息”,而信息越多,形成的假設也越多,導致得出更糟糕的結論。作者提出問題前置化、找思維模型和學習學習的能力是處理信息的有效方法。

・🤔 信息越多不一定越有用,需要注意過濾並找到有價值的內容。

・📚 學習思維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和應用知識。

・📝 寫作是整理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的有效方式。

在《黑天鵝》一書中,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提到一個引人深思的實驗:

研究人員找來一張消火栓照片,並把它處理得非常模糊,以至於看上去都分辨不出來是什麼,然後,把這張照片給兩組實驗者看。

第一組,實驗者共分 10 個階段,逐步增加照片清晰度,每一階段,照片都比上一次清晰一些;第二組,只分 5 個階段,也逐漸增加照片清晰度。

在兩組參與者看到相同清晰度的照片時,實驗暫停,此時他們被要求識別照片中的物體。有趣的是,第二組比第一組更快、更正確的識別圖中的消火栓。

這個實驗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

當我們面對大量內容噪點時,很容易誤將其視為 “有用信息”。== 信息越多,形成假設也就越多,從而導致會更糟糕的結論。==

寫作對我來說屬於長期主義,隨著對各種信息渠道的探索,我逐漸認識到,信息不帶任何價值,對事情理解取決於信息質量,和能否運用到實踐中。所以,大部分信息,沒有用。

01

很多人搞不清楚信息和內容有什麼區別。簡單說:一篇文章、一部電影或者一張照片都屬於內容,而信息是當中一部分。

現在內容大爆炸,到處都是信息和內容,即便你知道兩者差異,又能怎麼樣呢?有時,你很難從一篇文章中找到有質量的內容,同理,你也很難從信息中獲取到驗證過的真知。

引發此類問題出現,可以分為四方面,四方面加一起,會帶來一場信息危機,它不僅讓個體變得更聰明,也會讓集體更愚昧。

也許你對個別現象聽說過,或外部給它起過很多名字,但這些都不夠全面,我琢磨了下,叫 “信息末日” 比較合適。

先說一點,這個詞不是我創造的,歷史上也沒有單一學者提出,而是在信息演變過程中,不斷被討論出來的。那么,拆看來看四個問題,到底有哪些呢?

首先是內容衝擊。

先談談我的感受,每天早晨一打開手機,被各種信息包圍,朋友圈動態、公眾號文章、微博熱點、短視頻推送等等,體量實在驚人。

人的大腦認知有限。前幾天看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的一本書,他就此提到過一段話來形容。意思是:當信息過多時,我們難以集中注意力去處理重要的事,心智資源也會不斷被分散和消耗。

想想看是不是這樣?

一天工作結束,白天要處理的工作也能不多,然而,那些雜亂無章碎片化的信息所帶來的熵增效應,時常讓人感到疲憊不堪。

接著是信息茧房。

這個詞你應該不會陌生,簡單講,目前媒體、社交平台不斷壯大,為了可持續發展,會分裂出各種不同的小團體,每個公司團隊、社群都會形成自己的語言、文化。

每個個體會被劃分在一定空間內,只知道空間內,及周邊很近距離的信息。這導致,每個團體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結果是,內部溝通看似方便,但與外界的交流卻變得困難,出現偏見、極端思想。

比如:

投資人認為創業者總那麼理想化,缺乏現實感;企業家覺得學者、搞研究的人太理論派,不接地氣;做市場營銷的,被誤以為只關注外表,忽略產品價值;甚至,寫暢銷書的,常常被認為不夠嚴謹。

.......

這並不算啥,關鍵是,每個群體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總覺得看到即全貌,還會通過批判別的群體來強加自己的想法。所以,社交媒體看似讓人接受信息變多了,實則讓人更孤立,接觸面也越更加局限在自己選擇的圈子裡。

然後,注意力涣散。

以前,你能一次性專心工作多久?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記得身邊寫代碼的朋友們,一次能坐五六個小時。但現在呢,大多數人坐都坐不住,動不動就要出去抽根煙。

這種習慣是持續形成的。

一開電腦,隨便點開個 APP 或網站,背後的程序員、增長黑客、市場營銷的人幾乎都在想法搶走你的注意力,因為只有拿到你的行為數據,公司才能靠這些賺更多的錢。

無疑,APP 背後的人總想着怎麼研究行為模型,製作模型,提高你的點擊率。更嚇人的是,有了人工智能,網上假新聞、不靠谱的內容越來越多。自媒體更是為了吸引眼球,不惜傳播假消息,弄些標題和內容不符的內容來騙你點擊。

== 最終,害怕錯過。==

比起十年前,能吸引人值得一看的東西多了去。選擇多了不是好事,會讓人感到受不了。心理學有個名詞叫損失厭惡,簡單來說:好的選擇那麼多,我們就會不確定選哪一個。

舉個例子:

為了工作,你應該看數據科學的書,還是應該提高溝通技巧,成為更好的領導者?到底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賺錢上,還是勞逸結合,了解最新的健身方法、飲食習慣。

這些選擇加上外部觀點強化,你都不知道怎麼做,我們總在猶豫不定,結果呢?媒體內容、朋友圈內容像大腦的垃圾食品,每天還逃不掉。

由此,我覺得,這四個問題正在把人們推向 “信息末日”,假設從上帝視角看也許沒那麼恐怖,但確實,互聯網正在給每個人打造一個專屬小世界,讓你走不出去。

02

所以,怎麼在大量信息噪音中,找到有價值的東西呢?

主要看四個維度:

== 第一,信息和你的興趣、當前要解決的問題是否相關。第二,來源是否可信,是否存在隨意編造,這方面在數據上極為明顯;第三,得實用,不能一天天光打開認知,不能用;第四,能否把一個問題每部分講透。==

從理性角度出發,我把這四條總結為 “突破性知識”。但是,白天那麼忙,理性思維不可能隨時待命,怎麼辦?突破的另一面,你也可以理解成 “觸動點”。

什麼是觸動點呢?

你有沒過這種感受,有時,來源於父母、身邊朋友、領導的一句話,深深地改變了你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也可能來源一本書等。

比如:

很多場合,沃倫・巴菲特經常提到《聰明的投資者》,他說自己 19 歲時就閱讀過,對他的投資理念影響挺大;埃隆・馬斯克經常提到《銀河系漫遊指南》,他說,這本書幫他開闊思維,能想到更大的問題。

我的觸動書是《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讓我首次接觸到心智、思維模型,我後來那本《複利思維》也是得到它的啟發,結合工作寫的一些思考。

所以,突破性知識可能來源某個 “觸動點”,他深深打動了你,這屬於學習的極致槓桿效應;現在想想,你以前有沒有遇到過。

沒遇到也不要緊,有的人十年才有一次,有的人一個月有那麼一兩次,大啟發改變人生,小啟發改變當下。不過,因為大啟發比較難,所以,我們只能不斷探索小啟發。

怎麼找到那麼小啟發?

作為一個經常閱讀的人,我的微信讀書書架上、Kindle 裡到處都是優質內容,電腦上還有一堆心理學的 PDF 專著,同你一樣,我還要工作生活,哪有那麼多時間探索。

怎麼辦呢?

後來我研究一套新方法來克服信息過載問題。也就是上述中,從理性角度出發的四個原則。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也是很多企業家學東西的方式。

火車想要跑的快,全靠車頭帶。要用這四個方法之前,還得有個車頭,這個車頭就是,發明家查爾斯・凱特琳的經典語句:一個好問題的提出,等於解決問題的一半。

03‍

所以,基於它,我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法。

其一:問題前置化

這裡有個關鍵,啟發性知識和一次性顛覆的知識有區別,啟發是那種加深對已知東西的理解。

就像以前,我讀過不少營銷基礎理論,但最近,在學習了各大頭部公司提出的科學營銷方法後發現,這些知識的核心和舊理論有很多相通之處。這意味著,不久後,大公司新知識可能會被我忘記,或者我腦子裡,只留下那些與以前知識不一樣的部分。

突破性知識不一樣,它能一次性挑戰你對整個行業、對世界的基本看法,為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要發現這樣的知識,并不困難。每次在我接觸任何新媒體內容之前,我會習慣性問自己:這個東西能否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或工作?

把問題先埋在潛意識裡,用它驅動探索力。它可以讓我避免因為標題党、推薦的信息陷入盲目的注意力消費上。我第一次理解兩種知識差異是觀看埃隆・馬斯克的一次訪談,你應該聽說過。

記者問他,你對未來的創業者有什麼建議?馬斯克原話說:積極地尋求,並認真聽取負面反饋很重要。這是人們傾向於避免的,因為很痛苦。

我當時聽到覺得太簡單了,後來發現,這招比我想的深,它體現了科學的方法。

舉個例子:

幾百年前,大家都覺得太陽圍繞地球轉。早在公元前 3 世紀就有人提出相反的觀點,那時候沒人理會,畢竟大家每天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後來,哥白尼用幾年時間,做出望遠鏡後,認知被顛覆了。

這個例子說明了一點,**“能證明你錯的證據,比能證明你對的證據重要很多”。** 科學家都知道,科學是被推翻的,不是被證實的。

所以,一條能證明你現有觀點是錯誤的信息,比幾十萬條證明你做的是對的,都有價值;這也是,為什麼要把問題前置化,多聽負面反饋的重要性。

其二,找思維模型

信息已經形成一個產業。亞馬遜搜索到的任何一本暢銷書,搜索引擎上都能找出好幾個版本,國內得到、喜馬拉雅、知乎、蜻蜓 FM 等平台匯集好多書的摘要,並提供音頻和短內容。

摘要唯一的好處是:通過平台運作模式,把書裡觀點、故事,使用技巧和結論壓縮得很有效,讓你看起來像幹貨,而且現在 AI 基於文章也能快速形成摘要。

從古至今,很多哲學家都覺得一堆書、一堆觀點沒啥用,一輩子讀不完。美國的心理學家們一開始也說,我們得學會怎麼處理這些信息,利用框架,後來他們發現,框架都學不完。

怎麼辦?到 2013 年,當大量內容衝擊時,人們發現,** 比起學習各種框架,更高級的思維方式要學習 “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是那些跨越時間、領域和生活各方面的通用規律,比書的知識更加精煉。

比如說:

我比較喜歡二八法則。20% 的努力會帶來 80% 的結果。這個法則也適用於商業、人際關係、健康。

巴菲特工作精髓當中有一項原則是,消除無效的忙碌,通常我們認為 20% 的重點事項佔據了 80% 的成果。巴菲特比這還要濃縮,它基於 20 個選擇以內,再挑選出來 5 個。

另一個喜歡的模型是機會成本:多選一決策中,大家覺得一定要篩選出來最優的。我恰巧相反。我認為,放棄的選項裡,最好的一个是機會成本。因為人喜歡憑藉第一印象做判斷,放棄優選的一條,也就代表放棄了第一印象。

下次你不妨試試看。

多學思維模型,最後會在心智層取得涌現,我所有關於賺錢、工作上面停滯不前的問題,都是利用思維模型,在違反直覺的情況下,得到的答案。

04‍

其三,學習學習的能力

你可能會想,“不就是學個技能嘛,我有很多技能,公司雇我也是看中我的個人技能。” 這種理解當然沒錯,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技能。但我想說,我們應該培養怎麼學習,這才是更聰明的辦法。

很多人都知道要學習新技能,但很少有人真正掌握 “學習背後的學習方法”,這也就導致遷移能力很弱。

比如說:

我之前學設計軟件,半個月時間終於會用了。但是,軟件一更新,不會用新版的了。因為我對軟件基本原理不夠了解。如果我學會應用後,慢慢搞懂它的設計原理,那就算軟件更新,也能快速上手。

看書也一樣。

以前看書,從頭到尾一個字不漏地看。後來發現這樣太費時間,而且很多內容我都知道。現在我習慣先看看目錄,大概了解一下內容,然後直接看我不懂的部分。

你看,從理解原理、到學功能、到實際應用,從頭看到只看重點,這才是學習 “學習背後的方法”。所以,不光要學技能,還要想想學習方法是不是有效。這可能意味著你得從思維方式上做出改變。

簡單來說,任何事情背後,除具體怎麼做,還有一個更大框架是為什麼這麼做。大部分人也知道,學習學習背後的方法,是一種特別技能。

結果呢?

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就造成了,你積累大量科學方法用不起來。比如,逆火效應、邓宁 - 克鲁格效應、光環效應、群體偏差。那你有沒想過,為什麼不會呢?

因為沒有了解背後深層次原理,也就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效應,以及怎麼影響決策,所以,深層次的學習技巧是長期成功很關鍵,也是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裡,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能力之一。

我處理信息的三招:** 問題前置化、找思維模型、學習怎麼學習;** 如果再加一條,那就是寫作。寫的時候,最好是圍繞一個特定領域,把知識點整理成一個系統。

如此一來,自己理解得更深,也能幫助更多的人學習。

總的來說‍‍‍

你對信息處理的方式,也許不對。

我們無法把控接觸內容的多少,但可以選擇關注哪些渠道的信息,以及質量;看似幹貨的東西,可能,不能幫你改變什麼,你得有套篩選法則,避免陷入信息的漩渦。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 APP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