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虎嗅網#
#Omnivore
Highlights#
交易成本,一個叫做網絡密度 ⤴️ ^d699547a
網絡密度增加,帶來了超級節點;網絡密度的進一步增加,開始消滅超級節點。 ⤴️ ^c2ffad3d
商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網絡密度越來越大,交易成本越來越低。 ⤴️ ^50052f7b
這是全篇精髓,也是商業真理
怎麼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本文介紹了如何判斷一個行業是否有前途,通過分析交易成本和網絡密度來評估商業發展方向。文章指出,商業發展的方向是網絡密度越來越大,交易成本越來越低。選擇一個行業時,需要考慮其增大網絡密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
・💡 商業發展的方向是網絡密度越來越大,交易成本越來越低。
・💡 所有偉大的商業機會都隱藏在增大網絡密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線索中。
・💡 選擇一個有前景的行業比努力更重要,順應商業發展方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經常有同學問我:
潤總,我正在做的這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我怎麼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未來什麼樣的行業更有前景?
在選擇行業的時候,大家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選擇,是人生的第一智慧。
選擇一個上升的行業,作為個體才有可能順勢而上,獲得巨大的成功。
而如果你選擇了一個下沉的行業,即便你的個人能力再強,都抵擋不了時代的洶湧波濤。
選擇大於努力。
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再去全力以赴,你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怎麼選擇行業。
到底怎麼來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一
商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隨機的,而是有一個大方向的。
順應商業發展方向的行業,就是有前途的行業。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遇到的幾乎一半的問題都是:
潤總,我做的這件事,有前途嗎?
我經常說,其實你問錯了。你應該問的是:
在那個注定輝煌的前途裡,有我嗎?
什麼意思?
商業毫不關心你的方向。而你,必須關心商業的方向。
那到底什麼是商業的方向?
商業,有兩個方向性的指標。
一個叫做 **== 交易成本 ====,一個叫做 ==== 網絡密度 ==**。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我們來說交易成本。
什麼是交易成本?
商業,不是一門關於生產的學問,而是一門關於交換的學問。
有了交換才會有商業。而只要有交換,就必須要克服 “信息不對稱”,和 “信用不傳遞”。
交易成本,就是克服 “信息不對稱” 和 “信用不傳遞” 所花費的代價。
什麼是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就是我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我老家的大米特別好吃,你來我家做客,嘗過之後也想要買?
好呀,那我 20 塊錢一斤賣給你。
而我的進貨價呢?5 塊錢一斤。
你不知道別的地方哪裡有賣,你只能從我這裡買。
所以,即便 20 塊錢一斤挺貴的,你也只能接受。
這個時候,其實我幫你克服了 “信息不對稱” 的問題。
有了我,你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好吃的大米啊!
所以,我賺到的這 15 塊錢差價,就是幫你克服 “信息不對稱” 所花費的交易成本。
後來有了互聯網,“信息對稱” 就容易多了。
你在網上一搜,同樣的大米,原產地直供,一斤只要 10 塊錢。
你再也不需要從我這裡買了。
通過互聯網,你可以直接從我老家買。
這個時候,互聯網更進一步幫你克服了 “信息不對稱”。
交易成本就降低到了 5 塊。
那什麼是信用不傳遞?
信用不傳遞,就是離我越遠的人我越不信任。
你從我這裡買大米,一斤 20 塊。
你在互聯網上一搜,同樣的大米,一斤只要 10 塊錢。
可是,你開始猶豫了。
“雖然互聯網上更便宜,但是賣大米的人我不認識啊,萬一我付了錢賣家不發貨怎麼辦?”
“算了算了,我還是從朋友這裡買吧,貴就貴點了,總比被騙好。”
於是,因為 “信用不傳遞”,你還是只能在我這兒買。
這個時候,交易成本是 15 塊。
後來,有了支付寶。
你付了款,錢先放在支付寶那裡,等你收到貨之後,支付寶再打款給賣家。
這個時候,你就敢在互聯網上買東西了。
交易成本變成了 5 塊。
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信用不傳遞的問題,所以降低了交易成本。
所以你看,所謂商業的進步,其實就是在不斷克服 “信息不對稱” 和 “信用不傳遞”,從而降低交易成本。
二
然後,我們來說商業的另一個方向性的指標:網絡密度。
什麼是網絡密度?
網絡密度 = 交易節點的實際連接數 / 可能連接數。
什麼意思?
我舉個例子。
如果我生活在原始社會,我爸爸是獵人,我是獵人,我兒子還是獵人。
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獵人,靠山吃山,和外面的世界 “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戶人家,世世代代都是漁夫,靠水吃水。
他們永遠吃不到我們家打的野兔子,我們也永遠吃不到他們家捕的魚。
我們都是一個個孤零零的,與外界沒有任何連接的 “交易節點”。
如圖所示,假如一共有 17 個交易節點。 所有的交易節點都兩兩相連,那麼可能的連接數最多有 136 條。
但是,由於交易節點的實際連接數為 0。 所以,我們的網絡密度就為 0。
慢慢地,人類開始聚集定居,一個個小村落開始形成。
小村落裡的幾戶人家開始有了連接。 連接帶來了交易的可能性,於是,小村落裡開始出現了分工。 男耕女織,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然後互相交易。 這就是 “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的網絡密度是多少呢?
如圖所示,交易節點的實際連接數為 7。
那麼圖上的網絡密度就是 7/136=5.1%。
商業從原始社會進化到了小農經濟,網絡密度變大了。
再然後,連接效率進一步提高,出現了長長的、首尾相連的線段。
遠在天邊的一戶人家,想從千里之外的你手上買布,怎麼辦?
因為太遠,你們之間沒有直接的連接,這時,你們就需要一個或者多個中間節點。
中間節點從你手上買布,並不是打算給自己做衣服,他們單純地只是想用更高的價格賣掉。
因為他們的存在,一次交換就像接力跑一樣,被拆分成很多次交易,首尾相連。
這就是 **“線段型商業”**。 如圖所示。
這張線段型商業文明的圖,網絡密度是 17/136=12.5%,遠大於小農經濟的 5.1%。
絲綢之路,就是最典型的線段型商業。
在現代社會,一件商品從品牌商到省級代理商,再從省級代理商到市級代理商,再從市級代理商到你家門口的小賣部,再從小賣部到你的手上,這也是典型的線段型商業。
線段型商業,是商業世界第一次真正的進化。
因為,從此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群既不是生產者,也不是消費者的人群:商人。
再往後,連接效率繼續提高。當越來越多的 “交易線段” 縱橫交錯,一些交易節點因為天然的地理優勢、政策優勢、技術優勢,成為了 “超級節點”。
比如,羅馬。你一定聽說過一句話,叫做 “條條大路通羅馬”。
比如,武漢。你也一定聽說過武漢 “九省通衢” 的美稱。
這種不斷增強的 “超級節點”,把商業文明帶到下一個時代:中心型商業文明。
如圖所示,這張中心型商業文明圖,它的網絡密度是 24/136=17.6%。
在現代社會,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就是最典型的超級節點。
有了它們,你就不用再從品牌商到省級代理、市級代理…... 一級級來買東西了。 而是通過這些超級節點,直接從品牌商那裡購買商品。
連接越進化,網絡密度越高,商業文明越發達。
那麼,中心型商業文明會是商業文明的終極形態嗎?
不是。
只要網絡密度還會繼續提高,商業文明的進化就不會停止。
前幾年,大家上網買東西,幾乎都通過淘寶、京東這樣的超級節點來買。
現在,有了直播帶貨,很多人開始通過李佳琦、薇婭、羅永浩、劉濤等各種各樣主播來買了。
因為有了這些主播的存在,網絡密度進一步增加。
== 網絡密度增加,帶來了超級節點;網絡密度的進一步增加,開始消滅超級節點。==
這就像以前家家都沒有電視,你家有,你就成了街坊鄰居的超級節點。
後來每家都有電視了,大家開始回家看電視,超級節點被消滅。
於是,我們就會開始從 “中心型商業文明”,慢慢進化到 **“去中心型商業文明”**。
這張圖裡 “去中心型商業文明” 的網絡密度是多少呢?
是 33/136=24.3%。
如果因為科技的進步,連接效率持續增加,最終網絡密度達到 100%,也就是說所有的節點都兩兩相連,會發生什麼呢?
這在理論上可能發生,但實際非常困難。
我們給這個也許永遠無法到達的商業文明,起了個名字:全連接型商業文明。
什麼樣的科技能促使 “全連接型商業文明” 變成現實?
也許是萬物互聯,也許是區塊鏈,也許是腦機互聯,也許是生物科技、基因科技的重大進步。
全連接一旦實現,可能就會出現科幻電影裡的場景,所有人類共享一個大腦,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人們因為沒有信息不對稱,再也沒有信用不傳遞的問題。
整個世界的交易成本,可能會接近理論最低。
這就是順著 “網絡密度” 這個線索,我們所看到的整個商業的進化史。
而我們現在,正處於從 “中心型商業”,走向 “去中心型商業” 的路上。
三
所以,== 商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網絡密度越來越大,交易成本越來越低。==
網絡密度越來越大,就是過去我只有一種辦法找到他,而現在有一百種辦法找到他。
交易成本越來越低,就是過去我要花 1000 塊錢找到他,而現在花 100 塊錢就可以找到他。
網絡密度,交易成本。
理解了這兩個概念你就會發現,所有偉大的商業機會,其實都藏在這兩條線索裡。
現在,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到底怎麼來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就看這個行業,能不能增大網絡密度?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
最後的話
商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隨機的,而是有一個大方向的。
順應商業發展方向的行業,就是有前途的行業。
那麼,商業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就是網絡密度越來越大,交易成本越來越低。
所有偉大的商業機會,其實都藏在這兩條線索裡。
即便你很難發現偉大的商業機會,但是你至少可以用這兩條線索,來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
選擇大於努力。
並不是說努力不重要。努力是基本功。
但是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更有前景的行業。
順勢而為,才能大有作為。
你要讓你的選擇,配得上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