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勇闖拉美:生活和商業環境到底如何?- 虎嗅網#
#Omnivore
異鄉人勇闖拉美:生活和商業環境到底如何?#
本文介紹了三位異鄉人在拉美工作和生活的經歷,展現了他們在拉美的生活與工作狀態,同時探討了拉美的生活和商業環境。
・👨👩👧👦 在厄瓜多爾的昆卡,凱瑟琳與家人享受宜居和安全的生活,遠離繁忙和壓力。
・🌍 墨西哥成為 Fiona 的第二個家,她對墨西哥的印象和文化產生了深入的了解。
・🇧🇷 巴西作為進入拉美市場的切入點,T 總選擇了巴西,發現了巴西市場的活躍和商機。
當提起 “拉美”,有人疑惑:“拉美” 是什麼?有人感嘆:啊!這個地方離我太遙遠了。有人評論:這裡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還有人問:烏茲別克斯坦在拉美嗎?
而有人已在拉美賺得盆滿鉢滿,享受著桃源生活了。
拉美的生活和商業環境到底如何?EqualOcean 問了三位在拉美工作和生活的朋友,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故事,但都在拉美開啟了一段新的工作與生活旅程。
凱瑟琳與家人選擇在厄瓜多爾安家,追求簡單、寧靜的生活,遠離了國內的繁忙與壓力。Fiona 則因一次機緣巧合從馬德里來到墨西哥,擔任 Visiting Researcher。T 總因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出色的海外業務綜合能力,被公司外派到巴西聖保羅。這些故事充分展現了他們在拉美的生活與工作狀態,充滿了各種挑戰與機遇。
一、凱瑟琳:“對我來說昆卡就是世外桃源,未被發掘的寶藏之地”
我和家人現居住在厄瓜多爾的昆卡,這是一個以宜居和安全而著名的城市,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是一個理想的養老勝地,也吸引了眾多歐美人士前來定居。我和我的丈夫現在沒有固定的工作,而是選擇靠利息躺平生活,在厄瓜多爾,利息非常高,甚至可以達到十點。而且消費比較低,不需要花存款,利息就夠了。這種生活狀態讓我們能夠享受更多的自由和輕鬆。
我初到厄瓜多爾的時候,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其中一件是:這裡的人們並沒有使用被套的習慣。他們更習慣於使用兩張床單一樣的布來包裹被芯,我覺得這種用法非常不實用,因為這種布質的 “被套” 很容易被蹬開,被芯經常會滑落到一邊。當我們一家四口搬到新的住處時,我決定再去超市買一些新的床上用品。然而,在超市裡我還是沒有找到被套,而是買到了四件套 —— 兩個枕頭套和兩張床單,這一點有些讓我失望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丈夫決定自製被套。他去了當地的布店買了一些布料,又去超市買了拉鏈等必要的縫紉工具。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製作出了像國內我們經常使用的被套。
圖為凱瑟琳的丈夫和兩個孩子,圖源:受訪者供圖
這次經歷讓我體會到了在異國他鄉生活的挑戰和樂趣,在厄瓜多爾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有著許多獨特的文化和習慣需要適應。儘管有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厄瓜多爾的經濟狀況相對一般,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各國經濟都遭受了一定的創傷。但是,我認為對於有經驗的企業家和投資者來說,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商機存在。在較少人知曉的地方,往往蘊藏著更大的機會。在厄瓜多爾的中國人不多,這可能是因為厄瓜多爾是一個相對不為人知的國家,但正是這種相對缺乏競爭的環境,為有意向的投資者和商人提供了獨特的商機。
比如說,我買菜的時候,發現當地市場上鮮有豆腐出售,即使可以買到,價格也比國內高出許多。我就在想,這可能是因為當地缺乏製作豆腐的技術和設備,導致供應有限。此外,厄瓜多爾人的飲食習慣與國內有所不同,他們更傾向於享受當下,沒有存錢的習慣。因此,他們願意將可支配收入用於吃喝和旅遊,而不是儲蓄,所以我認為,來這邊的中國人可以考慮開設中餐廳或提供中國傳統美食。而且,當地人對於中國菜肴的熱愛和好奇心,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機會。同時,我認為,考慮到當地人的消費習慣,餐廳可以提供各種優質食品和飲品,吸引顧客享受美食和社交。
除此之外,我發現,厄瓜多爾當地的美容行業的發展尚未成熟,做美容的商家並不多,技術水平也較國內有所差距。這為那些想要在美容行業有所建樹的人提供了機會。所以,我自己有時候也在想,國內可以將先進的美容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厄瓜多爾,結合當地市場需求和文化習慣,提供高質量的美容服務。這不僅可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還可以樹立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戶。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美容行業取得成功,並不是簡單地引入技術和管理經驗。市場調研很重要,要去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審美觀念和消費習慣,通過與當地消費者溝通,了解他們的期望和偏好,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定位美容服務,滿足市場需求。
在厄瓜多爾生活期間,我還注意到當地人熱愛旅遊和戶外活動,所以旅遊業可能也是一個充滿商機的領域。此外,厄瓜多爾的自然環境優美,適合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對於那些有興趣投資農業或畜牧業的朋友們來說,了解當地的農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將是非常關鍵的。
圖為厄瓜多爾昆卡的街邊,圖源:受訪者供圖
最近,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地的治安問題。雖然我生活的昆卡市治安狀況一直良好,但整個國家範圍內存在著較大的區域差異。特別是在基多和瓜亞基爾等大城市,治安狀況相對較差。這使得一些犯罪組織有了可乘之機,甚至有黑幫頭目菲托成功越獄並發動全國性的暴亂。
這些事件不可避免地引發了民眾的恐慌。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也採取了一些安全措施。雖然昆卡並未受到直接影響,但為了安全起見,學校和孩子們還是上了一段時間的網課。這裡,我也提醒即將前往厄瓜多爾的朋友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了解當地的治安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後,我還觀察到很多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和習俗與我們國人存在一些有趣的差異。首先,** 當地人的生活節奏較慢,更注重享受生活。** 周末時許多商店不開門,人們更傾向於去聚會或旅遊,這與國人忙碌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外,厄瓜多爾人的飲食文化也與國人不同。他們不吃辣椒,主要以肉食為主,而國人更注重蔬菜和主食。在工作習慣方面,厄瓜多爾人的工作效率相對較低。他們更傾向於享受工作的過程,而不是快速完成任務。這種工作態度可能會讓急性子的國人感到不適應。儘管存在這些差異,厄瓜多爾的當地人對國人非常友好和熱情,並沒有遇到任何排華現象或不良態度。這種友善的環境可能得益於厄瓜多爾的文化多樣性和國際交流。
圖為昆卡市中心的古老建築,圖源:受訪者供圖
對於那些想來厄瓜多爾的朋友,我一定要強調一下機票與住宿的預訂問題。** 從國內出發時,務必確保往返票是在同一張單子上,即聯程票。** 分開購買可能會在國內登機時遭遇拒絕,我已經因此浪費了不少機票錢。此外,提前訂好酒店也非常關鍵,否則可能會在入境時遇到麻煩。由於厄瓜多爾被視為敏感地區,建議直接買往返票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 對於那些打算在厄瓜多爾工作或投資的人來說,學習西班牙語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要在當地工作,掌握西班牙語是必不可少的。而對於自己投資的人來說,剛開始不會西班牙語也沒關係,可以使用翻譯軟件或者雇用翻譯來協助溝通。實際上,許多在厄瓜多爾的外國人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依靠翻譯工具或雇用的翻譯人員來處理日常事務,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適應並融入當地環境。
那麼,到厄瓜多爾後再學習西班牙語來得及嗎?我認為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學習意願和努力程度。雖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有些困難,但只要有決心和耐心,通過時間的積累和實踐的機會,逐漸掌握西班牙語並不是不可能的。許多在厄瓜多爾的外國人都成功學會了西班牙語,甚至有些人還成為了流利的雙語者。
二、Fiona:“比起馬德里,我更願意將墨西哥作為我第二個家”
墨西哥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往往與負面新聞緊密相連。人們提及墨西哥,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往往是販毒、毒梟等令人不安的詞彙。這種印象的形成,源於媒體對墨西哥犯罪活動的過度渲染,導致公眾對這個國家產生了深深的誤解。實際上,墨西哥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文化底蘊的國家,擁有豐富的歷史和傳統。然而,由於缺乏了解和接觸,使得國內對其認知有限,甚至有些偏頗。
儘管確實存在治安問題,但並不能代表整個國家的情況。實際上,歐洲近年來也面臨了諸多安全挑戰,馬德里等城市也同樣存在治安問題。我認為,** 對於墨西哥的認知需要更加客觀和全面。不能僅僅因為一些負面新聞就對其產生偏見。** 在出遊或投資前,做好充分的研究和準備,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安全狀況是必要的。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真正地欣賞到墨西哥的美麗與魅力,與這個國家建立起更加深入的聯繫。
圖為墨西哥的城市街景,圖源:受訪者供圖
我第一次來墨西哥的時候,由於全程住在朋友家,沒有住酒店,並沒有接觸到任何中國人。直到第二次來墨西哥,通過一位在這裡工作的朋友介紹,我才開始接觸到一些中國人。
相較於歐洲,中國的移民在墨西哥並沒有那麼多,他們主要都是來這裡工作的。儘管如此,由於中資企業在墨西哥的數量不斷增加,中國人給當地人的印象非常好。他們認為中國人是來提供就業機會的,這使得中國人在墨西哥的地位和形象比在歐洲更高。西班牙曾是墨西哥的殖民者,這使得墨西哥與西班牙之間存在著一種文化上的聯繫。但與此同時,墨西哥人也對美國持有 “崇洋媚外” 的態度,因為他們離美國太近了。儘管美國人對墨西哥人持有 “歧視” 態度,但他們仍然渴望去美國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且,我發現墨西哥人對中國的整體印象比歐洲要好。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離墨西哥較遠,所以並沒有太多的負面新聞傳入。另一方面是因為韓國流行音樂在拉美市場打響了第一槍,使得當地人對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感。雖然中國在墨西哥的投資和移民不斷增加,但中國的文化輸出相對較弱,這使得墨西哥人對中國的了解有限。因此,中國需要加強文化輸出,以便更好地與墨西哥進行交流和合作。
但是,墨西哥在吸引中國企業方面做得非常好。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墨西哥投資設廠,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我認識的一些同事和朋友就是在這些中國企業工作,主要從事汽車製造、新能源和移動支付等領域。這些企業不僅為墨西哥帶來了資金和技術,還為當地人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墨西哥人的工作態度是積極的,但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產出普遍較低,這不僅僅是墨西哥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拉美地區的普遍現象。相比之下,中國人的工作效率更高。此外,墨西哥存在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與整體經濟有關。由於西班牙對墨西哥的物價管制,墨西哥的物價很高,但工資水平卻沒有相應提高。這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人們可以預支工資。
圖為墨西哥夜晚街道,圖源:受訪者供圖
在當地大學授課期間,從墨西哥學生的眼中我能看到比西班牙和中國大學生更清澈的眼神。這或許是因為在墨西哥,儘管貧富差距懸殊,家境較好的人仍能享受到更多的機會和資源。然而,對於那些家境貧寒的學生來說,高昂的大学學費幾乎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
而且,墨西哥人對本國的發展前景並不抱太大期望,許多人仍傾向於前往國外尋找更好的機會,如英國或西班牙,這種外流現象反映出墨西哥在經濟和社會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儘管墨西哥擁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和豐富的文化傳統,但貧困和就業機會的匱乏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墨西哥人對美的追求近乎痴迷,尤其是女性群體,她們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打扮自己。比如,我們之前去吃飯,有一個智利女孩子,她竟然跑去店裡面化了妝,做了頭髮,還做了美甲,我就覺得他們對美麗是有追求的。這方面的錢太好賺了。所以,我一直都認為提供美容產品和相關服務將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商業領域。此外,針對富裕群體的高端產品同樣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例如,高檔耳飾和其他時尚配飾在墨西哥市場上具有較大的潛力。
香水也是反映墨西哥人經濟狀況的一個有趣現象。經濟條件較差的人通常會選擇質量較低、香味較為刺激的香水,而富裕人群則傾向於選擇更高端、柔和的香水。關於中國品牌在墨西哥的市場表現,儘管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但仍有一些特定的消費群體對中國美容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對於服裝行業,** 墨西哥的服裝價格普遍較高,這主要是由於這裡大部分服裝都依賴進口。** 這種進口依賴導致當地人的穿著風格相對保守和傳統,缺乏時尚感。我去逛街的時候,就有看到像 Mango、Zara 這些西班牙牌子。我記得非常清楚,一件 Mango 的大衣我在西班牙見過,面料很差,就是那種到打折季會非常廉價,差不多 20 歐,在墨西哥,同樣一件大衣,我換算成歐元,差不多要 70 歐。這也許就解釋清楚為什麼當地人不會買這些牌子穿了吧,真的貴到離譜。儘管如此,墨西哥人對儀式感非常重視,他們會在重要場合特意購買新衣服,雖然這些衣服可能並不符合國際時尚潮流的標準。
對於居住條件,我想說的是,我現在住在距離墨西哥城兩個小時的城市,但卻讓我體會到了一个割裂的世界。我住的這個地方其實離學校很近,就 15 分鐘的路程,算是這個城市最新的區了,而且我住的房子還是別墅。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 在這樣一個區域,一個別墅裡,我做飯需要劃火柴,用水需要擰水閥,洗衣服沒有洗衣機。** 再對比學校給我配的蘋果設備,我真的覺得很割裂。
對於想到墨西哥發展的朋友,我有以下幾點建議和提示:
1. 不要有偏見:這是非常重要的。國內和其他國家對墨西哥的負面印象往往來自於媒體報導或個人經歷,但實際情況可能完全不同。就像我媽媽認為墨西哥很危險,強烈反對我去,但實際上,在墨西哥的生活中我並沒有遇到太多問題。所以,不要被偏見所影響,要親自去了解這個國家。
2. 不要害怕:儘管墨西哥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採取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儘量在熟悉的地方活動,避免夜間外出等,都可以提高安全性。
3. 接受落後:墨西哥的落後是客觀現實,但這並不意味著無法生存。儘管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太方便,但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會發現商機。例如,墨西哥的電子產品落後於中國和美國,這也就意味著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4. 融入當地文化: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與當地人建立聯繫並了解他們的文化是很有價值的。這不僅可以提高你的生活質量,還可能為你帶來商機。例如,墨西哥人通常很熱情好客,你可能會被邀請到他們的家中,這是一個很好的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機會。
5.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過於封閉自己,嘗試去了解和接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這不僅可以拓寬你的視野,還可能為你帶來新的機會和友誼。
6. 選擇合適的地區:墨西哥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和文化。選擇一個適合你的地方非常重要。例如,如果你要開展商業活動,一些地區可能比其他地區更適合。如果你要定居,你可能需要考慮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設施。
7. 不要盲目跟從:雖然和其他中國人在一起可能會感到更安全和舒適,但這也可能會限制你的視野和機會。嘗試獨自面對新環境和挑戰,你會發現自己學到更多並成長更多。
8. 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像蒙特雷這樣的城市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而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也要注意其他地區可能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和機會。
三、T 總:“巴西,危險與機遇的兩面體”
我們公司在巴西主要從事電商相關工作,這是基於我們對整個拉美市場的看好。通過對市場模型的深入研究,我們選擇了巴西作為進入拉美市場的切入點,因為當時巴西的電商生態比較活躍。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我們在巴西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巴西整體上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危險,只要採取一些基本的預防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發生問題的可能性。首先,避免在公共場合展示財富,以減少不必要的注意力。其次,不要前往被認為特別危險的地方,尤其是晚上。很多中國公司通常會採取點對點的坐車方式,以避免外派員工進入偏僻或危險區域。
儘管巴西存在一些風險,但這些風險並不一定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高。巴西的很多活動都是合法的,這也會帶來一些風險。因此,各大企業外派到拉美的員工中男性員工偏多,被派到這裡的女生需要更加小心。
此外,巴西的貧富差距非常大,所以在路邊會看到很多流浪漢和癮君子。雖然這部分人可能不是最大的危險因素,但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在一些區域裡,也會聚集著很多流浪漢,需要注意安全。
圖為巴西街邊流浪漢,圖源:受訪者供圖
印象中,我們常常認為巴西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國家,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充滿了活力和激情。我個人的觀察也證實了這一點,比如,巴西人會在酒吧和餐廳裡熱情地與你打招呼,甚至會和你一起跳桑巴。此外,我在巴西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追求,他們崇尚享樂主義,也就是和其他拉美國家的人一樣,他們喜歡超前消費,並且喜歡分期支付。
工作上,巴西人基本不會加班,如果加班公司要額外支付兩倍的工資。並且當地的勞動保護法也非常嚴格,** 大多數公司的管理制度是 3+2+2,即在公司工作三天,在家工作兩天,放假兩天,這是非常南美式的工作風格。** 對於剛剛出海到巴西的企業,很多時候確實會面臨對當地文化和管理制度的不了解,也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說,不尊重當地員工,讓員工加班......
到了巴西,你會發現,這裡有超出你認知多的日本後裔和日本人,韓國人也特別多。因為,日本人早期就移民巴西了,時間大概可以追溯到 1908 年。所以,現在的巴西有非常多日本企業,路邊你也會看到很多日料店。至於他們對我們中國人的印象,在我看來也是比較友好的,他們沒有太多的歧視,會把每個人都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對待,你可以有不同的取向,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態度,他們不會質疑你,更不會排斥外國人和外來文化。因為巴西也可以算是一個移民國家,而且曾經也被殖民過,所以他們對所有的事情和食物都是充滿熱情並包容的。
圖為巴西薩爾瓦多街頭,圖源:受訪者供圖
中國最近幾年的確在巴西各種企業發展得比較好,源源不斷的中國人也會過去。巴西人對中國人固有的偏見跟別的國家都一樣的:中國人有錢,聰明。
在我的觀察中,中國人在巴西主要做的生意有以下三類:第一類是傳統的大型公司,如通信行業的華為和中興。這些公司擁有強大的技術和品牌影響力,在巴西市場上佔據了一定的份額。第二類是比較新的公司,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和大疆這類創新型企業。這些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和獨特的商業模式,在巴西市場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第三類是貿易。貿易是中國人在巴西做生意的主要形式之一。一方面,像美的這樣的電器公司通過在拉美市場開展貿易活動,將產品銷售給當地消費者;另一方面,來自中國,比如廣東、福建、浙江的商人通過在巴西開設線下貿易店,將中國製造的商品批給當地批發商或零售商,進而進入巴西市場。
中國企業在巴西賺錢的生意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首先,** 新能源領域。** 由於巴西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支持和市場需求增長,中國企業在新能源項目上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巴西的新能源市場為中國的技術領先企業提供了商機。
其次,** 電子產品和智能家居品牌。** 隨著巴西消費者對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的電子產品和智能家居品牌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些品牌憑藉高品質和創新的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此外,** 服飾行業也是中國企業在巴西的一個機會。** 由於巴西的紡織業和手工業相對不發達,相對於中國生產的服飾是基礎的,所以中國的服飾品牌可以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並在市場上佔據一定的份額。
除此之外,儘管巴西電商領域在發展,但物流配送周期長仍是一個挑戰。因此,許多中國企業家選擇開設線下店鋪,提供更直接和便捷的服務。線下店模式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穩定的客流和銷售渠道。** 同時,來巴西做貿易需要具備強大的商品供給和資金鏈實力。** 中國企業需具備穩定的生產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才能獲得成功。只有具備足夠的實力和競爭力,才能在巴西市場上脫穎而出。
此外,巴西的寵物市場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巴西人非常熱愛寵物,為寵物消費的意願強烈。中國企業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寵物相關產品和服務,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在這個繁榮的市場中,中國企業有機會憑藉創新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份額。
圖為巴西街頭跳舞的當地人們,圖源:受訪者供圖
最後,我想說,來巴西快一年了,這座 “危險” 的城市的兩面性,及它的迷人讓人逐漸發現:
“貧民窟” 與 “富人區” 的兩面,熱情跳著桑巴的人,可能下午還在圍堵明搶;
年輕的時候喜歡蹦迪,生孩子後、變老後,夜店變成了慢搖吧,拄著拐子繼續嗨,因為一首歌而哭泣的老奶奶;
草坪上熱情接吻,博物館裡手拉著手的同性情侶,同樣被祝福著;
“玩” 或許是巴西生活哲學裡的一部分,上班無精打采,但是下班後 Club 爆滿,Party 還是 Party;
紋身、大腿結實、古銅色的皮膚,搭配上內衣遮蓋曬不到的白色印記才叫時尚;
星巴克裡,不會說英語,卻記住我名字的小姐姐;酒店樓下知道我喜歡喝綠色果汁的服務員;酒吧裡知道我喜歡 daiquiri 的 Bartender。
這座南美城市的 “包容” 與 “熱情”,“躺平” 的生活方式,“危險” 掩蓋不住它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