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4-02-27-黃仁勳每天都在用的AI工具,你可能根本沒聽說過

黃仁勳每天都在用的 AI 工具,你可能根本沒聽說過#

#Omnivore

image

都說 AI 是提高生產力的工具,但硅基君就想知道,那些科技圈日理萬機的大佬們自己有沒有用 AI 辦公提高效率?

《連線》雜誌的記者也很好奇這個問題,前不久採訪黃仁勳的時候問到:“你自己平常多久用一次 ChatGPT 或者 Bard?還是其它產品?”

老黃說,我一般用 Perplexity ai。

還舉了個例子,比如當他想了解計算機輔助藥物研發的時候,會先問大模型一些框架性問題,之後再針對性地問更加細節的問題。

這公司到底什麼來頭能讓黃仁勳天天用?

image

Perplexity AI 創立於 2022 年,同年底推出了一款基於大模型的搜索引擎產品,至今月活躍用戶已達到 1000 萬。

這家公司沒有做自己的模型,只是調用其它模型的接口並做一些微調,簡單來說就是用AI 技術打造一個沒有廣告和競價排名的谷歌搜索。

Perplexity AI 能夠自動搜集、分析並展示來自互聯網及其他數據源的相關信息,從而極大地優化了信息檢索和知識獲取的過程。它能夠識別和響應更加模糊或抽象的查詢,為用戶提供精準的答案和相關鏈接。

image

Perplexity AI 真的有那麼好用?

直觀來說,Perplexity 的網頁端界面很乾淨,主要由左邊的標籤欄和右邊的搜索框組成。用戶可以在搜索框裡搜任何你想知道的東西。

image

比如硅基君搜索了一下 “如何看待李一舟”。Perplexity AI 首先列出來幾個信息源,李一舟這個問答下一共列出了 25 個。

像 36kr、虎嗅、51tcto、新浪、數英等主流的一些門戶網站、商業媒體,南方週末等主流媒體,Perplexity AI 都有。連知乎這樣的問答社區,也在 Perplexity AI 的搜索範圍內。

image

之後就是對硅基君搜索內容 “如何看待李一舟” 問題的回答。

簡單看了一下,Perplexity AI 回答的內容條理清晰,也有對應的觀點。從李一舟是誰,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發生,最新情況等都有涉及,而且標記了內容具體來自哪篇文章。

image

用戶可以分享 Perplexity AI 回答的內容,如果不滿意也能讓它重寫。

接下來還有一些內容衍生話題。比如 “李一舟的 ai 課程是否有實質性的內容”、“李一舟的 ai 課程是否有實際的應用場景” 等。

image

用戶點擊後,Perplexity AI 會如同前一個問題那樣,生成內容,包含信息源、內容和衍生話題等。

image

而且,除了文字內容,Perplexity AI 還會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比如李一舟事件中比較出圈的中美兩大 Ai 巨頭圖片,李一舟抖音、視頻號首頁等。

image

除了熱點事件,像菜譜、旅遊攻略等,Perplexity AI 也能很好地完成。比如硅基君搜索了一下辣椒炒肉怎麼做,Perplexity AI 同樣也給出了信息源和菜譜。

image

除了搜索外,Perplexity AI 還提供了發現頁面,展示最近比較熱門的新聞。

比如在硅基寫文章的時候,聯想的透明筆記本閱讀量很高,Meta 和 LG 正在合作頭戴設備,Reddit 的 IPO 遭到用戶反對等等。

image

Perplexity AI 推薦的熱門新聞大部分是科技類的。

硅基君猜測,Perplexity AI 判斷新聞是不是熱門,依據來源於自己的用戶搜索,而使用 Perplexity AI 的人大部分比較關心 AI、科技,因此流行的新聞都是偏科技類的。

image

Perplexity AI 還為用戶提供了內容生成的不同信息源分類。

用戶可以把 Perplexity AI 當成一個專業垂直領域搜索庫,讓信息源聚焦於文獻、代碼、Reddit 論壇等。

硅基君嘗試在聚焦學術領域問什麼是 transformer,可以發現 Perplexity AI 引用的信息源都是 arxiv、semanticscholar 這樣的學術網站。

image

但在中文的學術搜索上,Perplexity AI 做得不夠好,比如硅基君搜索最新的 sora,搜索結果為日語的羅馬音。

image

而且,Perplexity AI 也可以像 ChatGPT 那樣單純的寫作。

image

除了基礎的搜索功能外,Perplexity AI 也可以讀取本地文件。硅基君上傳了 IDC 最新發布的《AI 手機白皮書》讓 Perplexity AI 總結內容。

image

Perplexity AI 也有付費版本可以選擇。付費和免費的區別主要在於一些功能的使用次數上,如讀取本地文件,以及大模型的選擇和 API 使用。

image

本來只想寫個選題,沒想到試用下來,硅基君真的被 Perplexity AI 種草了,老黃的眼光挺不錯的。

相較於 ChatGPT 回答了洋洋灑灑一大段,但由於回答內容都是 AI 根據資料重新生成的,有些時候還需要核實信息準確性。

Perplexity AI 更加接近搜索引擎的體驗,只是單純的將搜索結果重新排列組合,這其中的差距,經常用 AI 的小夥伴都明白。

此外,Perplexity AI 回答頁面的 UI 比 ChatGPT 好太多,使用手感極佳。

近期 Perplexity AI 獲得了 B 輪融資,最新估值為 5.2 億美元,累計融資額超過了 1 億美元,創下了近年搜索領域初創公司的融資金額紀錄。

這足以說明它獲得了市場的認可,那這樣一個熱門的 AI 軟件,它是怎麼誕生的?

這也許源於 Perplexity CEO Aravind Srinivas,對於 AI 產品的不同看法。

Aravind Srinivas 出生於印度,畢業於印度理工大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深造。在創建 Perplexity AI 之前,他曾就職於 OpenAI、DeepMIind 和谷歌。

在創業之初,他就號稱其產品要幹掉谷歌搜索。

上個月,賈揚清發布 LeptonAI 的一個 demo,其功能同樣是大模型加持的對話式搜索引擎,這位 CEO 還發了個推特表示很高興看到大佬在 “借鑒”“致敬” 自家產品。

image

Aravind Srinivas 認為,AI 創業公司要先做產品,後做模型。

畢竟嚴格意義來說,Perplexity 也是個字面意義上的套殼產品,面對這種質疑,Aravind 表示:

“成為一個擁有十萬用戶的套殼產品,顯然比擁有自有模型卻沒有用戶更有價值”。

至於為什麼黃仁勳會公開表示自己天天用。

大概還是因為英偉達前不久剛投資了這家公司吧。

全文完。

image

image

參考資料:

[1] Perplexity CEO:AI 創業公司要先做產品,後做模型 | 海外獨角獸

作者:董道力

編輯:張澤一

視覺設計:疏睿

負責編輯:張澤一

關於「新硅 NewGeek」:我們以 AI 為圓心,追蹤科技領域的方方面面,努力用最簡單的方式闡述技術是如何改變世界。敬請關注。

image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