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o

Leo的恒河沙

一个活跃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商业顾问/跨境电商专家/投资人/技术宅/骑行爱好者/两条边牧及一堆小野猫的王/已婚;欢迎订阅,日常更新经过我筛选的适合精读的文章,横跨商业经济情感技术等板块,总之就是我感兴趣的一切

2024-03-13-大廠人才:OKR失靈了嗎?

大廠人才:OKR 失靈了嗎?#

#Omnivore

精華摘要#

OKR 的核心在於目標設定,用對目標的描述來說明企業方向,達到「模糊的正確」,而不是紅結於增長幾個百分點。 ⤴️ ^7870c6ab

這點說的說,OKR 定性,KPI 定量

今天的互聯網大公司沒有新的躍遷增長點,進入到成熟經營階段,那就不適合用 OKR,而更適合採用 KPI。 ⤴️ ^9f24eb0d

imag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橙竹洞見(ID:gh_013fe5eb0b97),作者:竺大炜,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最近讀了一本書「大廠人才」。作者是傳統咨詢公司合夥人,從外部看互聯網公司的人才管理模式和方法論。該書的副標題是:互聯網巨頭人才管理像素級還原。

image

** 這書以傳統咨詢公司的視角,批評了互聯網公司的人才管理模式和方法論。** 作者認為這些體系、概念和工具,只是一種「階段性方案」,既不是開宗立派,也不具有普適性,而且其效果有誇大之嫌,不應該被推廣。

書中分析列舉了互聯網大廠的人才管理神器,如價值觀考核,OKR、去 KPI、花名、彈性工作制、人才盤點等;然後一一舉例說明這些神器基本已經走不通,或者走向自己的反面。

比如最先推崇 OKR 的谷歌放棄了 OKR,大廠也紛紛恢復 KPI;花名貌似去等級,但實際上又隱藏了新的等級代號;彈性工作制更殘酷壓榨員工工作時間;人才盤點走向形式主義。

我覺得作者對結果的批評是對的,但對互聯網人才管理邏輯失效的原因,剖析還停留在表面。

以 OKR 為例,OKR 的邏輯是從上到下設定目標,由下而上設定計劃。「大廠人才」提到 OKR 實踐中遇到諸多問題,引發內卷、雙重考核、調整過多等,都是現象,並非本質。「大廠人才」批評國內大企業跟風上 OKR,把谷歌和字節的成功歸功於 OKR,貪圖管理捷徑,這點沒有錯;但同樣以谷歌放棄 OKR 作為 OKR 的失敗,其實也過於武斷。

**OKR 適合用於創新階段。** 當互聯網公司進入到一個新領域時,其實很難給出具體的目標。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無論是谷歌進入搜索,阿里進入電商,騰訊進入遊戲,最後誰能算得到能做到這麼大的規模?

在新領域,公司領導人要做的就是堅定選擇某一個方向,比如是 2C 的搜索服務、電商平台、手機遊戲等。**==OKR 的核心在於目標設定,用對目標的描述來說明企業方向,達到「模糊的正確」,而不是紅結於增長幾個百分點。==** 在奠定基礎的早期階段,即便有高速增長,仍然可能是入不敷出,甚至沒有實際收入,例如最初的微信。

但如果走對了方向,即便其核心能力已經構造完成,仍然可以借助於整個社會的發展,而獲得業績絕對值的大幅增長。谷歌、阿里、騰訊,其實都是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

從這個邏輯出發,OKR 當然要進行較頻繁的複盤,核對目標描述與方向是否一致,核對手段與目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更好的方案,是否存在更好的目標?

所以,一定要在互聯網公司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去看 OKR 這種管理手段。同樣,去 KPI、彈性工作制價值觀考核等,也是基於這個大前提。既然方案是下一級員工自己出的,如何實現也應該由他們自己規劃實現,上級沒有必要去卡具體指標和工作時間;但是價值觀,比如是否是用戶第一,是否不作惡,這是會影響到手段是否與目標和方向一致,反而是需要考核的。

** 現在「失靈」的,並不是 OKR,而是互聯網大公司。** 或者說,== 今天的互聯網大公司沒有新的躍遷增長點,進入到成熟經營階段,那就不適合用 OKR,而更適合採用 KPI。==

大廠的崛起,往往是踩對了時代節奏,戰略方向碰上了,才有戰術勤奮的空間;同樣,戰略方向反了,再怎麼調整也難免走下坡路。谷歌,阿里都是如此。但大廠自身也好,宣傳 OKR 的培訓公司也好,更願意歸功於個人或者「神器」。這背後其實是無數小老闆希望複製阿里、谷歌暴富的神話,但不認真做業務思考,自己不動腦,只想給別人洗腦。

這並不是 OKR 的鍋,考勤打卡,敏捷開發,都可以被用於 PUA。

對於創新型企業來說,OKR 仍然是合適的方法論。比如 OpenAI 這樣的公司,很難想象他們會有具體的 KPI,要讓響應速度提升百分之幾;或者統計工程師的代碼行數,看看幾點打卡下班了。他們一定是有類似 OKR 這樣的目標清單,而之前的內鬥,恰恰說明在目標上出了問題,究竟是盡快做大做強,還是要嚴謹保證某種底線。

OKR 不一定能保證 OpenAI 成功,但 KPI 肯定不適合 OpenAI。

阿里如果要做成一家零售企業,那麼 KPI 會比 OKR 更有效;阿里如果要轉型做 AI 公司,那麼或許用 OKR 會更好。

把 OKR 打成糟粕,跟把 OKR 吹成神器一樣,是簡單化的思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橙竹洞見(ID:gh_013fe5eb0b97),作者:竺大炜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