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輕鬆 | 不再追逐快樂,允許自己悲傷,以及我的思考 - 少數派#
#Omnivore
Highlights#
一個人之所以患上抑鬱症,往往不是因為過度悲傷,而恰恰是拒絕了悲傷。—— 維雷娜卡斯特《體驗悲哀》1 ⤴️ ^c93aa8c7
非常有道理 拒絕讓自己悲傷才導致無法疏解自己的情緒 之後才會抑鬱
無節制的放縱只是一種深淵,它會不斷將人往下拉,每次需要更高的刺激閾值。很顯然,這並非是快樂,而是一種逃避痛苦的手段,而痛苦本身並沒有消失,只是以更加劇烈的方式在某個時刻出現。
這種放縱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束縛的一種反抗,一種尋找自由的嘗試。但當我們不再將生活的某一具體狀態(上學、上班)視為一場對抗時,放縱所帶來的背德感和刺激感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空虛感。放縱行為並不能滿足我們更深層次的心靈需求,它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和內心的平靜。 ⤴️ ^18a0fc2f
放縱不是快樂,是逃避痛苦的方式,每次閾值的提高會帶更病態的追求,達不到就陷入痛苦的深淵,如果不把這些東西看作敵人與之對抗,那麼很快放縱就成了乏味和空虛
失去這種方便的手段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獲得快樂。 ⤴️ ^34bf0914
太對了 如何健康的快樂,或者說快樂本就不應該一直持續?有對比才有快樂?
快樂和滿足感更多地來自於真實的、有深度的體驗,而不是簡單的逃避或反叛。快樂不應該是我們追逐的終點,而應該是我們行動的動機和起點。 ⤴️ ^b5619848
真實的、有深度的體驗,而不是簡單的逃避或反叛。快樂不應該是我們追逐的終點,而應該是我們行動的動機和起點。 ⤴️ ^dffe35bd
我們的教育,一直在強調,文字對於「知識」傳遞的重要性,但文字最開始用途,其實是對情感,對心靈的記錄。 ⤴️ ^4463f351
知識的傳承是一方面實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情感與心靈的記錄,這更類似於藝術的作用,就像有槍鬥術那部科幻電影中的一樣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榮格 ⤴️ ^36a90a40
反派角色魅力可能就在於此,真實
放輕鬆 | 不再追逐快樂,允許自己悲傷,以及我的思考
編注:本文是「放輕鬆」徵文活動的入圍文章。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少數派對標題和排版略作調整。
想了解如何參與本次徵文、贏取獎品,可以 點此查看 活動規則。
前言#
活著容易,但生活並不容易。
看到徵文標題的時候,愈發感覺「如何生活」已經成了當下一大重要問題,而近些年來,「精神內耗」逐漸成了一個熱詞,越來越多的人用這個詞彙來形容自己正處在一種慢性精神痛苦的狀態,伴隨著焦慮,疲憊和憂慮等情緒。就像是一塊漏電的電池,即便是靜靜地躺在原地,也已經耗盡了全部的氣力。
回顧平日的生活,像我這樣的庸庸碌碌之輩亦有不大不小的煩惱。未來規劃、自我價值、情緒拉扯、人際關係,這些生活中的油鹽醬醋茶有時也會讓人覺得疲於應對。儘管如此,生活仍要繼續,如何放鬆自己也是一件「正事」。
雖然我的人生閱歷並不是那麼豐富,但在與生活拉扯的過程中,也逐漸獲得了一些值得分享的心得與體會,希望這些心得和體會能為有所焦慮的朋友提供一些舒緩身心的思路。
不要拒絕悲傷,要允許自己悲傷#
我覺得允許自己悲傷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隨著年歲的增長,能讓自己流淚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已經變得堅不可摧,而是不再允許自己的悲傷。
我們將情緒深埋在內心的角落,或者忍耐和壓抑它,或者放大積極的情緒,並讓自己忙碌起來,希望這樣能消磨掉那些「壓力時光」。但實際上,壓力和焦慮所帶來的「悲傷」是無法被選擇的,讓理智來對抗它,很多時候是一種變相的逃避。
== 一個人之所以患上抑鬱症,往往不是因為過度悲傷,而恰恰是拒絕了悲傷。—— 維雷娜卡斯特《體驗悲哀》====1==
很多時候,社會對一個人成長的要求往往是無上限的,不能有太多的憤怒,不能有太多的消沉,直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人非聖賢,肉長的心又怎能不在意得失?
古往今來,物我兩忘,寵辱不驚者,唯有書上的先賢智者,凡夫俗子對自己的要求大可以放寬一些,既然開心的時候可以開懷大笑,那悲傷的時候為何不能真切的為自己流一些淚呢?哪怕是那麼幾滴,在學會隱忍的同時,也不要麻木自己的真心。
追逐快樂而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不知不覺中,追逐快樂,將其視為生活的終極目標,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的常態。
上大學之前,我總是覺得放縱就會給我帶來快樂,放縱體現在很多地方,暴飲暴食、報復性的熬夜、長時間的刷短視頻等等。
但在上了大學,不再有嚴格的管束之後,我慢慢發現,過去的放縱並沒有真正滿足我的內心需求。這讓我思考,為什麼放縱行為會帶來短暫的快感卻無法持久?
人的內心是複雜而神秘的。不可否認的是,對於精神高度緊繃的學生來說,這些放縱是一種難得的奢侈,同時也帶來了極高的即時滿足感。然而,== 無節制的放縱只是一種深淵,它會不斷將人往下拉,每次需要更高的刺激閾值。很顯然,這並非是快樂,而是一種逃避痛苦的手段,而痛苦本身並沒有消失,只是以更加劇烈的方式在某個時刻出現。==
== 這種放縱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束縛的一種反抗,一種尋找自由的嘗試。但當我們不再將生活的某一具體狀態(上學、上班)視為一場對抗時,放縱所帶來的背德感和刺激感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空虛感。放縱行為並不能滿足我們更深層次的心靈需求,它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和內心的平靜。==
而在我 == 失去這種方便的手段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獲得快樂。==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離婁上》
孟子所言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用在過去我對快樂的求而不得實在是太貼切不過。
這裡的「反」,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違反」,而是「回返」。在中國古典思想裡,一個人做的任何事情,其結果其原因,都要回返落實到自己身上。從結果的角度,一個人所做的事情最終要作用於自身,且用自身去衡量,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從原因的角度,當這個事情遭遇困境的時候,也首先回返到自身去找原因,即「反求諸己」。—— 張定浩
當我們思考如何獲得快樂時,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價值觀。
快樂和滿足感更多地來自於 == 真實的、有深度的體驗,而不是簡單的逃避或反叛。快樂不應該是我們追逐的終點,而應該是我們行動的動機和起點。==
而我們自身以及周遭的文化氛圍執著於通過「努力」來追逐快樂,陷入追求快樂的急躁態度,不斷努力追逐,卻往往難以獲得持久的滿足。這是否是一種「欲速則不達」呢?
另一方面,過分的社會比較也成為快樂消失的根源之一。我們逐漸從享受快樂轉變為需要比別人更快樂的殘酷競爭中。這種社會比較的快樂逐漸被外在的衡量指標所取代,無論是金錢、名利,或是一個圈子中的地位和鄙視鏈。為了獲得源源不斷的快樂,我們不斷追逐、奔波和挖掘,然而這種追逐始終難以帶來持久的滿足,因為它並非快樂本身。
當我們感到追逐快樂的過程變得疲憊和無望時,或許是時候停下來反思。我們可以通過回歸內心、審視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來尋找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像是培養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關注內在的成長和發展,建立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追求與自己的價值觀一致的事業和生活目標這樣的話題或許有些過於泛泛而談,不如問一問自己。
這樣的行為是讓你快樂,還是帶來的更長久的疲憊?
在問這個問題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放下過度追求快樂的心態,而是將快樂視為內心的狀態和流動的能量。
不要追逐快樂,而是尋找真正的滿足。通過反求諸己,深入探索內心的需求和價值觀,建立起更持久、更有意義的快樂和滿足。擺脫過度的社會比較,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內心的真意上,當我們能夠在內心深處找到平靜、滿足和喜悅時,快樂也就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
通過閱讀,建立辨識複雜情感的能力#
如果說前兩點是一種解題的思路和角度,那麼建立辨識複雜情感的能力是這一切的根基。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起辨識複雜情感的能力,他就不會擁有高質量的情感。好比是失去味覺的舌頭,沒有知覺的四肢,雖是對生活的苦辣酸鹹如銅牆鐵壁般游刃有餘,但也永遠無法知道何為真切的快樂,這樣的狀況下,我們是很容易陷入晦暗的生活之中,日復一日的機械般徘徊。
而對於情感的教育,坦白的講,在我們的生活裡一直是缺失的,至少對我來說,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人、沒有課程會來教育我如何辨識情感,而在長期的情感教育缺失的情況下,人會變得冷而麻木。
另一方面,人們接收到越來越多傾向於「快餐式」的情感表達,這也會潛移默化地降低辨識複雜情感的能力,例如近些年來影視作品、文學作品中表面化的情緒反應,唐突的衝突和解決。
關於如何建立辨識複雜情感的能力,我覺得寫作和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通過深入閱讀,我們可以理解語言的物質性、歷史性和時間感,重新思考文字背後的意義。閱讀陌生的文字,思考其背後的含義,是對心靈的一種鍛煉。如果說有哪一種文章是最能鍛煉這一點的,散文絕對是當仁不讓的。
散文是情感的結晶。
七八年前看不懂這句話,隨著年歲的增長,其中的含義也逐漸顯現。
如果說小說的目的是征服這個世界,用「虛構」來實踐意志,而散文則是在這個已經無法改變的現實中,在一些「意難平」的角落處,開鑿出一片心靈的棲息地。
文章意境的來源,不只需要我們淬煉高質量的情感,還需要我們更深沉地理解人生、理解命運,並對心理現象有意識地搜集裁剪。這考驗著寫作者在寫作散文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足以發現最具「心靈光彩」的生活片段的能力,有撷取人情中最難言說、言說不盡的困境的銳利,及將它們組合成連續不斷、起伏變化的文學語言的耐心。—— 張怡微
== 我們的教育,一直在強調,文字對於「知識」傳遞的重要性,但文字最開始用途,其實是對情感,對心靈的記錄。== 而閱讀散文,其實是在品味他人的情感碎片,物質性的文字構建出美學世界,對於其中意境的感觸,不僅能拓寬自己對情感世界的認知,也有助於我們發現過去不曾感知的周遭的一切。
當然,即便是一時半會無法讀進某一篇散文,也不必強求,散文本身也在選擇著讀者。如世故之地,年少者未能踏足;私密之所,他者莫能窺其內;娟秀玲瓏之所,心懷壯闊者亦未能得其所。
閱讀散文,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從最初的語焉不詳,到有所觸動,必定需要經過漫長的路程。散文本身就帶有一定的與性別、年齡、社會經驗相關聯的屬性,以及一些身份或經歷的共鳴。好比是辛棄疾的詩文,人生初得意的時候,哪能理解其中滋味。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同樣一篇文章,孩童時候的閱讀和幾十年之後的閱讀,心境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散文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的深度體驗和情感投入,來培養我們辨識複雜情感的能力,感受當下和心流狀態,從而更好地應對內心的變化和生活的挑戰。
關於真我的思考#
在前文中,我們探討了情感的流動性和對自身情感的認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這樣的能力,而這最後的板塊,我想留給關於自我的探討。
有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個扮演著「自我」的人,尤其是在熟悉的人面前。這似乎聽起來有些奇怪,但這是我真切的體驗,就好比一個時常逆來順受的人,不會突然變得倔強無比,他應該逆來順受。
每當進入一個社交情景之中,我覺得自己就像是漂浮在水上的浮萍,時常是無根可依的,掙扎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之間。但是生活不同於文字冒險遊戲,選項總是錯綜複雜而又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想從多端取其平衡,但卻總顯得不倫不類。其結果便是在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網中,把握不住真切的自我。
而在疫情這段時間裡,我幾乎失去了所有線下的社交,也正是這段時間,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己平時的行為模式,以及我為什麼會扮演一個「自我」的角色。當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總是能找到一些紓解焦慮的媒介和手段,這或許可以作為群體生活的一種歇息,但僅靠這些,是沒法淬煉出直面焦慮的力量和勇氣的。
思考良久之後,我覺得這種狀態有別於「忍耐」,也不是一種「妥協」,而是一種內心的迷失。我想,扮演「自我」,或許的確包含了真我的一些外殼,但更多的是因為,這樣的扮演像一種安全的逃避,讓人不用去忍受尖銳的質疑,也變得更為合群。
20 年的時候,偶然讀到一本小說,由薩莉・魯尼撰寫的 **《正常人》**,一本有關於年輕人成長的故事,小說的內容在此不做贅述,但從中獲得一些感觸我覺得是十分值得分享的。
人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和本性去做一件看起來很正常的事,代價是很大的,更進一步來講,當代社會雖然推崇人應有個性和色彩,但又不自覺的暗示著從眾才是安全的道理。
==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榮格 ==
如何尋找真我,我給不出太好的方法,因為我既沒有專門練習過冥想,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心理學培訓。
但有一點,我覺得是每個人都能夠去做的,並且行之有效的,那便是挖掘自己的興趣和熱情,培養一個可以持之以恆的愛好。愛好除了給人帶來內心的充實和滿足之外,也逐漸成為了重新連接真實自我的橋梁。
以我自己為例,我大概是在 13 年、14 年接觸到機械鍵盤這個概念,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地玩上了機械鍵盤,而這個長久而又有些小眾的愛好也讓我不斷明確自我的存在。那么,如何進一步挖掘和拓展這份愛好,下面是我的一些經驗和總結。
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
從早期玩按斤賣的剪線鍵盤(多為台產),到如今的團購套件,我認為玩鍵盤最有意思的環節就是組裝和調試,而在這個過程中,進入到一個專注於自己興趣的空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個獨立的空間,一張桌子,良好的燈光和舒適的椅子,這可以是一個書房、工作室或辦公桌。隨後就是收集適合的工具和材料,將你的個性和興趣融入這方小天地中。如果你熱愛的是某一項運動,那就尋找一片合適的場地,一條合適的線路,運動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空間。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要留出屬於自己的時間,這對於越來越忙碌的人生可能有些奢侈,但這些用在愛好的上的時間,絕對稱不上浪費。
這樣的空間也有利於我們去深入體驗當下,減緩你的節奏,盡可能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前所做的事情上,心無旁騖的時候往往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例如看書時,書頁和指尖的摩擦,騎車時,風刮過臉頰,汗珠從髮絲上滴落。
參加相關的社群與活動#
如果說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是一種內循環式的塑形,那麼以愛好為圓心的社交則是一種外循環式的填充。這就像是汽車空調的兩個通風設置,內循環和外循環,內循環雖能快速控溫,但時間長久了氧氣含量下降,容易讓人感到燥熱、疲勞焦慮。
通過玩鍵盤而結識的朋友,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是真誠而有趣的。這樣的社交也有別於為了迎合他人或滿足社交期望而做出犧牲的社交,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純粹,保持真實的自己,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和交流,對愛好進行持續的學習,並保持對成長的渴望。
最重要的一點,保持一些純粹。不要被外界的功利和虛榮所左右,不要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改變自己的興趣,也不要為了攀比和虛榮而追求所謂的「大佬」地位。
要讓自己的愛好成為內心的滋養和快樂的源泉,而非一種負擔。
結語#
在 24 年的開頭,回顧 2023,生活的壓力其實並沒有減小。我覺得焦慮是無法避免的,一個人如果一直保持著輕快的精神,也許是因為他沒有對精神土壤深處進行耕耘,亦或者他真的很幸運,或是不幸。
二十多歲的年紀,按理說,這正是人生正無窮無盡向自己展開的年歲,但我覺得這大概率是一種錯覺。人生多歧,不會有所謂具體的航向,迷茫時常是我內心現實的硬質的照影。但其實,人活著大可不必那麼刻板,那麼細致。
看到徵文標題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去年年初寫過的徵文《2022 年,重新找回生活感的一些經驗和分享》。
回看這篇文章,內心是有些感慨的,在文章結尾,我寫道:
疫情之後我時常在想,如果我原來的生活是向前奔跑,那現在的狀態是什麼?如果說精彩成功的生活是氣鼓鼓的輪胎,那可能我原本就是稍微有點破舊的輪胎,疫情給輪胎扎出一條隱匿的裂縫,讓我的意志力,讓生活本身的意義慢慢地流失掉,最終留下的是空瘪的軀殼,無法再承載我的人生向前滾動。但值得欣慰的是,不管路面有多坎坷,在 2022 年我的生活開始繼續向前滾動。
有些許焦慮,也是沒關係的。希望新的一年,也能繼續這種向前滾動,富有張力的生活。
🎁 評論有獎:「放輕鬆」徵文活動 入圍文章中的優秀評論,同樣有機會獲得罐頭冥想 App 3 個月兌換碼或付費欄目通用優惠券,歡迎大家踴躍參與留言討論。
> 下載少數派 客戶端、關注 少數派小紅書,感受精彩數字生活 🍃
> 實用、好用的正版軟件,少數派為你呈現🚀
©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並授權少數派獨家使用,未經少數派許可,不得轉載使用。